第三二三章 長樂燭影(2 / 2)

“請祖父明示,孫兒一點謹遵教誨。”劉進依舊跪在床榻前,心中也是有些難受,他知道自己這個雄才大略的祖父真的時日無多了。

“隨後祖父便會下最後一道旨意,加封張安世為右將軍,上官桀為左將軍,金日磾為車騎將軍。另外朕殯天之後,進兒可用司馬遷為禦史大夫,如果桑弘羊願意的話,他為丞相最好,如果他不願為丞相的話,廷尉丙吉可以為相。進兒你沒有兄弟,諸王之中需與梁王淄川王交好,這次他二人入長安,你便增加兩國封地吧,這道旨意祖父就留給你了。”漢武帝艱難的說道,卻是真的在交代後事了。

西漢皇權與諸侯王的權利一直是衝突點和矛盾點,但是每一任皇帝和自己的兄弟關係又都還不錯,甚至還有景帝與梁王這樣能夠並肩作戰的兄弟,所以當曆任皇帝在極力削弱諸王的同時,卻又與自己的兄弟交好,也算是一種拉攏與打壓的手段。劉進沒有兄弟,那麼在宗室諸王之中,他也必須尋找交好的諸侯。

“陛下那大將軍該如何安排?”劉進還沒說話,劉細君卻先一步問道。漢武帝安排了那麼多人,卻唯獨沒有如今權勢最盛,威望勢力都最強大的霍光。

“大將軍的話.....朕自有安排,你們切不可妄動,現在的大漢離不開他,若他有什麼不測,大漢必將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麵。進兒你日後首要的任務是鞏固權利,其它的事再徐徐圖之!”漢武帝嚴肅的說道,對於霍光的安排他心中也有想法,不過這個想法他活著的時候不能說,而且說了也沒用。反而他還叮囑兩個孩子,千萬不能在霍光麵前輕舉妄動。

“孫兒謹記祖父教誨。”劉進認真的說道,麵對這個一心還想著自己的祖父,他的內心既有感動也有愧疚。

“身為帝王必要有所取舍,我們所要承受的遠比普通人更加沉重,所得必有所失,進兒日後還需謹記。細君......”漢武帝艱難的伸出手摸了摸劉進的頭,這時候他看劉進除了是自己的嫡長孫,更是大漢的皇帝。

“臣女在”劉細君也跪在漢武帝床榻側,聽到這時候皇帝單獨叫自己,她也恭敬的應道。

“作為一個長輩,朕無意殺你親人,但作為大漢皇帝,他們卻不得不死.....剛才朕對進兒說的話,希望你也謹記,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所失必有所得!”劉徹不在以一個皇帝的身份麵對劉細君,而是以她的長輩,甚至以她的殺父仇人身份。

“臣女不怪陛下,隻怪父親自己做錯了事!”劉細君平靜的答道,對於她父親和家人的死,她確實不怨恨漢武帝。

當日劉細君雖然還小,但是她父親在外麵是個什麼樣的人她卻也是知道的,雖然那是她的父親,但即便劉細君也不得不承認,劉建所作所為真的是死有餘辜!

“你能明白就好.....”漢武帝悠悠的說了一句,話裏似乎似有所指,也不知他這句究竟是什麼意思?

當漢武帝的這一係列任命部署還未公布的時候,武台殿中霍光正細細看著司馬遷最近編撰的史記內容,其中記載的正是最近半年發生的事情。

殿中同樣燭影搖曳,杜延年匆匆從殿外走入,他走近霍光便低著頭小聲的說道:“大將軍,上官桀、梁王還有淄川王已經先一步動身返回長安了,預計明日一早便會進城。從北線退回的七萬大軍被陛下安排在了右扶風,梁王和淄川王的六萬大軍,被安排在了武城。我們帶來的河西軍八萬騎兵目前還在漁陽上穀一帶,而王元祐的三萬兵馬也被留在了萬裏之外的朝鮮。如今長安左右都是陛下的軍隊了,而我們真正可調配的隻有千餘騎兵!”

“哦,陛下這番布置倒也不錯,內外兼顧萬無一失。”霍光隻是隨意的說了一句,目光依然在史記之上。

“半個時辰前,陛下在長樂宮召見了太孫和江都公主。”杜延年繼續說道,這次卻隻是一件最為普通的小事。或許是霍光的沉著感染了杜延年,連他也覺得眼下這種情況好像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這麼說該交代的陛下也都交代了......那麼作為大漢的大將軍,我也該去見見陛下了!”霍光突然放下手中書冊,將目光投向了長樂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