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零章 大漢和親公主(2 / 3)

“小妹想請教兄長,如今我大漢最大的憂患是什麼?”王翁須一臉認真的問道,這個問題很簡單,卻又是最難讓人回答的。

王元祐也是一愣,他沒想到皇後竟然會問他這樣的問題,他看著王翁須,略作沉思了片刻,而後站起身來,向前走了幾步,走到了距離王皇後隻有半丈的地方停了下來。

臣子與皇後一般不會站到這麼近的距離上,王元祐此刻靠近王皇後,自然是以一個兄長的身份,這也表明他接下來要說的話是以一個兄長的身份,而不是大漢的揚武侯。

“兄長請放心,咱們自家兄妹的談話,出不了這椒房殿。”王皇後的聲音不失女子的溫柔,卻又透露出淡淡的威嚴。

“在河西,在安陽國.....”王元祐平靜的說了幾個字,聲音卻並不大。

王翁須神情有些錯愕的看著王元祐,片刻後又恍然大悟,而後也同樣平靜的說了一句:“小妹明白了。”

王皇後與自己的兄長第一次見麵非常的愉快,甚至皇後還留下了自己兄長在椒房殿用過了晚宴,這場晚宴連皇帝和太子也都出現了。揚武侯與皇帝一家也是其樂融融,席間君臣盡歡,仿佛真是多年的至親一般。

宣平裏今日車水馬龍,一輛輛馬車拉著大量的器物駛入原安陽侯府,隻不過原本空曠的門框上,如今掛上了揚武侯府幾個朱漆大字。宣平裏其他幾戶顯貴家族今日都沒有選擇外出,似乎都默契的將外麵的街道讓給了揚武侯府。

這座府邸最早始建於何時很多人都不知道了,隻有一些上了年紀的人還記得,這裏曾是孝武皇帝時期丞相李蔡的府邸,後來這裏成了安陽君府,再後來又成了安陽侯府,不過現在又換上了揚武侯的牌匾,似乎這不變的長安城,變的隻是那些如流水般的權貴家族。

長樂宮正殿,這裏除了一些負責打掃的宮人和侍衛,已經很久沒有主人了。未央長樂兩宮十之八九空置,如此情形也算大漢立國以來的第一遭。

如今長樂宮前的海棠樹依舊枝繁葉茂,劉進為了紀念那些已經離去的親人,對這些海棠樹也格外診視,或許當他看到這些海棠樹時,就會覺得自己的祖母,祖父,還有父親等人並未遠去吧,這些海棠樹似乎能讓他覺得不是那麼孤單。

“皇帝,你果然在這裏.....”劉進站在海棠樹下沉思,劉細君那熟悉的聲音不知何時在他身後響起。

“皇姐覺得朕這個皇帝合格嗎?”劉進轉過身來,看到款款而來的劉細君,臉上帶著一絲笑容問道。

劉細君走近劉進,看著這個一臉認真的皇帝,卻是噗嗤的笑了出來,而後說道:“你呀.....就是太過心急了,你登基一年不到,如今大漢已經有所恢複,百姓居有其所,衣食所需已能勉強所用,相信要不了幾年大漢便又會強盛無比。你比列祖列宗做的都好了!”

“是啊,隻要再給朕十年時間,朕治下的萬裏江山一定能超越列祖列宗,甚至超越祖父的輝煌。”劉進也神情堅定的說道。

“姐姐相信你一定能做到的,現在揚武侯不是也為你所用了嗎?朝中文有司馬遷、蘇武、張安世等人,武有王元祐、上官桀等人。長安學宮更是不斷的推陳出新,聽說東南九郡有些地方已經開始種植一年三熟的水稻了,相信很快敖倉就能堆滿糧食,上林苑中金銀無數!”劉細君看著劉進依然如同看那個需要他輔佐的弟弟一般,她對未來的大漢也十分憧憬,同時也相信這一天很快就會到來。

如今長安學宮的作用不僅僅是整理一些諸子學說,因為落下閎的關係,整個大漢在農桑水利方麵也駛入了飛躍發展的階段。同時墨家也大量的推陳出新,使得工具使用得到了長足發展,礦石開采冶煉等方麵也出現了一次大發展。還有桑弘羊將經商理論編撰成書,又讓商貿變得無比活躍。整個大漢無論從哪一方麵都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朕也相信會有這一天的,可是......時不待我啊......今日揚武侯對皇後說,大漢最大的隱憂和威脅是安陽國啊.....就在一個時辰前,朕收到了安陽王的上表,他已經定於兩月之後西出兩關,徹底消滅安息帝國了......不是打敗,而是消滅.....遙遠的大秦統治者蘇拉,已經開始東征了,他依然遵守著與安陽王共分安西帝國的誓言.....姐姐覺得?等安陽王取得了西域和安息大麵積的疆域和人口後,他還是大漢的安陽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