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活在當下:聰慧人生的大智慧(1 / 3)

西方有一位哲人說,人生隻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今天既是昨天的延續,又是明天的前奏。唯有把握住今天,你才能超越昨天,才能創造明天。

活在當下,就是珍惜今天,珍惜今天所擁有的生活。不管我們有過怎樣的昨天,無論我們想要怎樣的明天,新的人生都必須要從當下的今天開始。

人人都希望活得有價值,都期待人生快樂幸福。但卻不知如何開始,怎樣實現。其實,把握當下,生命就會前行,生活就會充滿著幸福。

生命如此短暫,青春倏忽而逝。所以,一定要想明白,當下的自己究竟想要什麼。

人生從不完美,生活不全是晴天。所以,腳踏實地地活在當下,做最真實的自己,才是人生最聰慧的選擇。

1.一個古老的話題:人應該怎樣活著才有意義

人應該怎樣活著才有意義?自古以來,這就是一個凝重的話題。千百年來,這個問題始終考問著上至帝王,下至黎民百姓的所有人。

溫馨提示:

當今的時代,為人們展示了一個更加自由奔放的生存空間,提供了一個更能盡情發揮的生命舞台。然而,人應當怎樣活著才更有意義這個古老話題,仍在繼續測試著每個人,檢驗著每個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聖賢哲人,在冥思苦想中思考著生命的價值,在修身苦行中校正著生命的軌跡。又有多少誌士仁人用前仆後繼捍衛著生命的追求,用鮮血生命驗證著生命的意義。於是,為了回答“人應該怎樣活著”,有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有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魯迅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有周恩來的“麵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

在這諸多的回答中,生命的意義在這裏昭然:人的一生就要活得有尊嚴,活得有智慧,活得有內涵,活得有價值。

人應該怎樣活著才有意義,其實是一個人生哲學的論題。自古以來儒、道、釋三家根深蒂固、源遠流長的思想,始終主導著國人的思維與生活。

儒家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儒家以滿懷的熱情積極入世,對人生充滿了積極進取的態度,提倡內聖外王之道。孔子曾說,“吾十又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為後人們示範了一個理想人生的人生軌跡。即使在困頓之中,也不因低俗的物欲改變信仰,也要以泰然處之的心態麵對人生。這就是儒家所追求的物我兩忘,天人合一的生命本義。

道家自古以來,一直和儒家相伴相隨,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地發展。道家哲人把“同於道”與“無所待”的境界作為人生的最高追求。在道家看來,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就在於任情適性,以求得自我生命的自由發展;生命理應回歸自然,以擺脫外界的客體存在對作為主體的人的束縛羈絆,在回歸自然中發現自我,認識自我,實現自我,以達到精神上的最大自由。同時道家人生觀主張,把救人與救世的理想合而為一,使人在短暫的一生中過得有意義、有價值。

釋家即西行而來的佛家,其人生哲學的構建上是要建立一個真善美統一的人格,它以自我適意、精神解脫、心靈自由為最高追求。佛家的人生哲學的實質就是任其自然。古老的佛學博大精深,對我們的人生哲學之道是深有啟迪的,值得我們更深一步探求。

人應該究意怎樣活著才有意義?儒、道、釋三家闡述了一個相類似的觀點或主張,給出了一個大同小異的選擇或答案,這就是:活在當下,活得真實,活出境界。無論是甘於平凡,還是心存大誌;無論是追求幸福,還是圖謀偉業;都須從當下開始,都要從腳下起步,都當從眼下努力。

這裏要特別介紹幾位普通人,他們以不同的人生經曆感動了大眾、感動了中國:一位是少年時因觸電失去雙臂、卻用腳學會了彈鋼琴的“超級達人”劉偉,他說:要麼早些死了,要麼得活得精彩;一位是41年如一日,步行120多萬裏路的“鄉間信使”楊再銀,他說:活著就要信守對鄉親的承諾;再一位是漚心嚦血、為鄉親們操勞到生命最後一刻的“第一書記”沈浩,他說:活著就要讓百姓安康過得舒心。誰能說這樣的人不是活得有意義,有價值?他們的人生足夠精彩,非常偉大。因為,他們已經活出了生命的最高境界。

當代著名詩人減克家半個多世紀前曾寫過這樣的詩句: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一個生活在今天的普通人,在麵對為誰活著,如何活著,怎樣活得有意義這些問題時,可否這樣去思考:活著的價值不是逃避,而是選擇;活著的智慧是既要堅持,也要放棄;活著的意義是活出一種精神,活出一份快樂,活出一個真實的自我。

2.活在未來,是否是一種聰明的選擇

未來,是將要到來的今天,是人生追求的希望。沒有未來的夢想,人類社會就會失去希望。因此,幾乎我們每一個人都憧憬著未來,都堅定地相信明天會更美好。然而,現實與未來之間,要走很長一段路。走向未來,溫馨提示:

為了人生中多一些穩定,少一些風險;多一些快樂,少一些失望,我們需要淡定自如地過好每一天,從容自然地做好每件事情,真誠自主地對待每個人,這樣才顯示出人生的大智慧。要用自己的雙腳去一步步丈量。實現夢想,要用實際的行動去一次次地努力。如果我們一味地沉迷於夢想中,把賭注都押在無法確定的未來,而缺乏實際行動,做事不知進退,那就無異於癡人說夢,前景是很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