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推薦序一越老越幸福(1 / 1)

著名心理專家+田亞華

前不久,中央電視台“你幸福嗎”係列報道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我想,如果我是央視記者,一定會第一個采訪彎彎姐(王琴)——這個充滿活力與朝氣的勵誌婆婆,她也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很幸福。”

花甲之年,本應子孫繞膝,安享天倫之樂,或與老伴攜手踏遍夕陽,但湖北黃石61歲的王琴,卻打破了這種老年人常規的生活方式,身著豔麗的服裝,踩著數厘米高的高跟鞋,活躍在各大媒體報端。

一路走來,彎彎姐以其積極向上的形象出現在大眾麵前,被網友稱為“勵誌婆婆”。她在選美比賽上,一句“我年輕過,你老過嗎?”的勵誌宣言,讓她以58歲的高齡成功PK掉90後女孩,一夜走紅。

之後,彎彎姐將其勵誌行為進行到底,唱戲、寫書、整形、相親等事件頻頻見諸報端。現在,她的勵誌情感小說終於要出版了,作為她的心理顧問,我尤其為她感到高興。

或許,很多人質疑彎彎姐是高調炒作,批判她過度追求美麗。但是,走進她的真實人生,你會看到一個堅強、包容、向上的女子形象。年輕時,為了響應黨的號召,成為一名普通的知青;中年,曆經三段婚姻,都以失敗告終;其後,又喪失愛女,飽受骨肉分離之痛。

可以說,她前半生波折坎坷,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女人情感血淚史。可是,她並沒有沉溺於過去的傷痛,而是勇敢地從苦痛中抽離出來。這都源於她對新生活的寄托,對夢想和美麗的不懈追求。

每個女人都在追求美麗,對於王琴來說,由於種種原因,她如花的歲月全部交付給了對生存的渴求。正如在訪談節目中被比喻成一隻期待開屏的孔雀一樣,她在年輕時被客觀因素捆綁住了。

現在年歲大了,羽毛掉光了,隻能靠後天的技術進行修飾。褪去這些浮華的表麵,近距離地了解彎彎姐,你會發現她所有的行為,包括那些飽受爭議、受人病垢的舉動,都是可以理解,甚至是令人崇敬的。但凡要求十全十美的人,內心常有明顯的衝突,徘徊於服從與反抗、控製與爆發的極端之中。

為了懷念逝去的女兒,她進行了10次整形手術,為的就是代替女兒活得更美麗;為了找尋初戀,她大膽隆胸,隻為保持最美麗的一麵;為了彌補青蔥歲月遺失的夢想,她想在行將就木之前再瘋狂一回。

雖然她的故事悲戚而苦澀,但是她在鏡頭麵前語言犀利而精辟,表演熱情而奔放,給大家帶來了歡笑和快樂。她舔舐傷口,在回憶的苦楚中盛開出了一朵明亮的花朵。她做到了,她用自己的行動完美地詮釋了勵誌的含義。

自從媒體開始關注勵誌婆婆,她便擁有了大量粉絲,她活出了花甲老人的多姿風采和驕傲。她的出現鼓勵了很多老年人勇敢地去追逐遺失的夢想,而不是待在原地,選擇放棄。她成了一個標杆,成了一個積極的榜樣,她用自己的正能量感染著正在努力和奮鬥的人們。當然,她不僅僅是諸多老年人的偶像,也讓許多年輕人為之折服。

這本書真實地還原了彎彎姐的情感和人生,閱讀她的文字,你會切身感受到她的疼痛、她的掙紮,以及她未泯的夢想。難能可貴的是,曆經諸多苦難,屢次遭受婚姻打擊的她依舊是那個滿懷深情的“16歲少女”,期待白馬王子,期待愛情。

她在詩歌《我們是兩條清亮的小溪》中寫道:“你是前波,我是後浪,你推擁著我,我呼喚著你,在山川中奔流不息!”她永遠像向日葵那樣,心向陽光,滿懷希望。

合上這本勵誌的情感書,我想起了那部不朽的名著。開篇時,男主角講了第一句對白:“我認識你,永遠記得你。那時候,你還很年輕,人人都說你美,現在,我是特地來告訴你,對我來說,我覺得現在你比年輕的時候更美,那時你是年輕女人,與你那時的麵貌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麵容。”

與勵誌婆婆相識數年,我熟知她的心路曆程。在這些看上去美麗光鮮的背後,同時存在著一個鮮活的、渴求幸福生活的普通老人。

我真心地希望彎彎姐,越老,越幸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