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柯立芝繁榮(2 / 2)

做為中國同意的代價,英法美三國確認中國對津巴布韋、讚比亞的有效占領,認可中國和埃及的協議,利比亞、蘇丹成為中埃兩國共同的保護國,而中國則承認英國對埃塞俄比亞的有效占領,承認法國對尼日爾、乍得、中非的有效占領。

所謂有效占領按照倫敦會議的原則,這些非洲地區也就成了占領國的公認殖民地。

華盛頓會議結束後,中國在非洲的海外省達到17個,總麵積超過750萬平方公裏,達到非洲總麵積1/4,僅次於法國,高於英國。

其實在此之前,中國陸軍和英國白人自己在津巴布韋、讚比亞組織的軍隊已經有過多次的交戰,並逐步擊敗他們,開始對津巴布韋、讚比亞實施有效的海外省管理。

在目前的世界列強中,中國在殖民地的管理上確實是最優秀的。

目前,GDP總量最高的剛果已經超過意大利、比利時、荷蘭、西班牙這樣的歐洲國家,工業總產值也在世界中占2.7%,工礦業和農業產值非常高,被譽為非洲的寶石。

在非洲東西兩側的沿海地區,中央政府已經建立四個自治區,總人口553萬人,華人人口比例占據74%,以利伯維爾、馬塔、馬普托、比紹為自治區中心,延伸到喀麥隆、加蓬、剛果、安哥拉、莫桑比克、赤道幾內亞、幾內亞比紹的沿海地區。

這些自治區幾乎占據非洲工業總產值的一半,也是中國商品直接利用非洲資源,進入非洲、歐洲大陸、南美洲和西亞的便利平台。

在中央政府未來十年的規劃中,這些自治區還會進一步的擴大,至少要占據世界工業總產值5%,成為一個足可和法國相抗衡的工業聯合體。

現在,英法美確認了中國對莫桑比克、讚比亞的公認占領權後,中國就會將這些地區的鐵路連接起來,形成非洲第一條橫跨東西的鐵路,將馬塔自治區和馬普托自治區連接起來,再將利伯維爾、比紹兩個自治區聯係起來。

屆時,隻要在中國非洲海外省體係內就能實現各種礦業資源的充分整合,對於四個自治區的發展將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隨著世界經濟危機的風險增加,中國在殖民地和亞歐同盟體係內的建設也在逐步加快,即使遇到危機,利用現有的體係經濟也能更好的抵禦外部經濟崩潰的衝擊。

為此,從1923年開始,中國就在國內籌集國家資本和國債120億中圓,30%用於在國內進一步的增強基礎建設,70%用於整個殖民地和亞歐同盟體係的內部經濟建設、援助,支持各經濟體的進一步的發展。

這些錢基本是平均使用,確保各殖民地和亞歐同盟經濟的均衡發展,也更加增大中國對外部出口的空間。

幾乎是在同一時期,中國和美國出現了特別的柯立芝繁榮,股市開始井噴式的發展,幾乎是任何一份股票都能賣出驚人的價格,因為中國存在著上海、香港、新加坡三個股市,上海和香港股市的監管都較嚴,新加坡股市的基礎又不足,真正的大規模增溢還是發生紐約股市。

柯立芝繁榮的根本原因還是整個世界溢出的資本規模過於龐大,歐洲在戰爭和後期重建期間的大規模貨幣支出,使得國際貨幣總額大幅度的超過了市場需求的基礎限度,大量剩餘資本尋找新的投資空間,而美國缺乏監管體製的金融體係就成了世界經濟中最大的漏洞,由此鼓吹起一個巨大的金融泡沫。

僅僅憑借美國股市的升值,美國GDP總量在1923年就增長了11%,同期,中國GDP增長額度也超過了7.7%,這還是在國家內股宏觀調控趨於緊縮的狀況下。

胡楚元很清楚這個泡沫的結果是什麼,但他什麼都沒有說。

他隻是平靜的等待著,並進一步加強了國內金融監管政策的建設和執行。

他也是仔細計算過的,在1923年對體係內的各個經濟體追加近84億中圓的投資,資本回收期是5年到8年,差不多就恰好能夠緩衝掉世界經濟危機的一部分衝擊力,同時,回收的資本則可以繼續運用於新一輪的大規模基礎建設和工農業建設,用於對較為危險的產業進行補貼。

所以,在1923年忽然加大宏觀經濟推動是最合適的。(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