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戰陰影(1 / 3)

(祝大家元旦快樂,2012快樂,恭喜大家在新的一年發大財,加更一章!!)

經濟危機的爆發逼迫各國經濟體都走向了封閉的貿易保護政策,使得全球範圍內,此次經濟危機的蕭條更加劇烈。

然而,在1929年下半年,中國經濟的數據卻有了回暖的跡象,進出口總額明顯回增,1923年開始的第二輪殖民地體係的大規模基礎投資終於有了回報。

1930年,在中國殖民地經濟和亞歐同盟體中,整體經濟都隨之出現了回暖。

這一時期,在德國工黨的努力下,德國經濟開始逐步走出了陰影,國內經濟環境開始改善,而在這一時期,英法美俄四國還在危機中。

乘著這個關鍵的時刻,在胡楚元的控製下,中英法達成債權轉讓協議,中國對英法兩國支付25.3億英鎊買下德國對英法兩國的27億英鎊債權,中英法德四國達成新的賠償協議,將德國賠款剩餘總額削減到35億英鎊。

利用手中的財富杠杆,中國不斷通過借貸換取亞歐同盟的擴大,奧地利、克羅地亞、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選擇退出法國建立的歐洲大陸陣營,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歐同盟陣營,以此換取中國對四國的貸款。

成為德國的第一債權國後,中國同期繼續向德國給予35億中圓的貸款,支持其對內部進行新的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內需市場。

大量借貸給亞歐同盟國家,支持這些國家進行基礎建設,同時,這些國家也向中國進口基礎建設所需要的機械、設備、電機、發電機組、變壓器、列車、行車、拖拉機……。

從中國緊急獲取了17億英鎊後,英法兩國在1931年也陸續擺脫了金融危機的影響,隨著美國政府也開始推行中間派的經濟政策,並在世界經濟集體回暖的情況下,美國經濟也終於停止了長期的蕭條。

然而,就在世界經濟危機結束的這一年,整個世界也徹底分裂成兩個大的陣營。

一邊是中德為首的亞歐大陸同盟,一邊是英法美三國主導的國際協約聯盟,雙方在GDP總額和軍事實力上都大致相當。

亞歐大陸同盟以中國和德國為首,其餘的奧斯曼帝國、波斯、烏克蘭、希臘、波蘭在經濟也較為強大,羅馬尼亞、朝鮮、菲律賓、塞維利亞、保加利亞則大體平均。

國際協約聯盟以英法美三國主導,此外還有比利時、意大利,潛在的合作國中還有正在逐步恢複實力的俄國、日本。

西班牙、葡萄牙、荷蘭、丹麥、瑞典、瑞士等國則繼續保持中立,比利時為了自身的安全隻能選擇加入國際協約聯盟,同時也是為了奪回剛果。

1932年,更具有外擴主義和軍方背景的庫爾特-馮-施萊謝爾出任德國首相,並在亞歐同盟的支持,同奧地利王國合並成新的德意誌帝國。

戰爭終於不可避免的即將要爆發了。

現在的問題隻會是什麼時候要爆發!!!

……

胡楚元的三屆總統任期就要結束了,此時,他已經是風燭殘年的老人。

在73歲的這個年紀,他也想要回歸一種寧靜的生活,可他明白,在他這一生裏,寧靜怕是最為奢侈的要求。

在瀛台總統府的辦公室裏,他平靜聽著胡維棠關於國內軍工絕密計劃的研製和生產情況的彙報。

如此龐大的國家很多時候都不是哪一個人能夠控製的,中國其實也很危險,正走在加快擴張的道路上,龐大的國家機器又一次開始運轉,為了新的勝利和新的擴張而努力著。

從1923年,國內正式開始建造航空母艦,至今,中國已經建造六艘不同型號和級別的航空母艦,每一艘的技術都在不斷更改和提升。

在充分進行論證和試驗後,國內正在建造新一代的航空母艦——雅賓斯克級的設計排水量噸位是3.75萬噸,主要搭載FEI-5係列戰鬥機和和HF-103係列輕型轟炸機。

由於雷達係統還是無法縮小,戰鬥機上根本沒有安裝空間,但是,以HF-20為基礎改進的EF-21預警機還是能夠起到非常好的輔助作用,以KF-155為基礎改進的EF-155則是配合航母編隊的大型預警機。

噴氣式飛機的研究已經有了很好的成果,擁有多架試驗機型,問題是加速滑跑距離都太長,除非有更大動力的渦輪噴氣發動機的出現,否則還不能用作艦載機,即使用作艦載機,航母的跑道長度也至少要300米,且必須使用功率更大的蒸汽彈射裝置。

噴氣式戰鬥機是非常絕密的研製計劃,目前,德國在這方麵的一些專家也被邀請國內,在西安的空軍工程研究院進行秘密研製。

胡楚元還是胡楚元。

在胡維棠對航母和戰鬥機問題做完報告後,胡楚元沉默的思索了片刻,最終才在報告上做了一個新的批複:讓船政研製7萬噸級航母,同期配套進行噴氣式戰鬥機和艦載機的研究,可以一起推出,宜當在兩年內解決以上問題,並在國內做好大規模生產和部署的協同計劃。

做完批複,他將報告還給胡維棠,道:“給李開鄴打一個電話,告訴他,中午在我這裏吃飯。”

胡維棠默默點頭,隨即將拿著新批複後的報告轉身離開。

他心裏不免有種感歎,時間過的真快,父親已經是73歲的老人了,他也四十多歲了,大哥已經是快五十歲。

有時候,他真羨慕小八,總是那麼的年輕。

胡維棠要回國家軍事工業研究院部署一些事情,走的很匆忙。

等他走了,胡楚元就沉默的坐在辦公室,透過窗戶眺望著瀛台的風景。

人生裏,第一次,他開始對即將要到來的戰爭感到沒有信心,和德國的合作已經是他所能做出的最好的選擇,為此,他也付出了太大的代價。

為了讓德國從英法美債權限製中脫身,中國不惜代價換取了德國的自由,但也給了英法美三國25.3億英鎊,現在,德國欠著中國297億中圓的巨額債務,將會分期70年歸還。

利用中國直接撥付的25.3億英鎊,英法美三國的經濟快速恢複,已經基本恢複到危機爆發前的水準。

對中國來說,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德國要比預期想象的更為強大,軍事實力恢複的速度也在明顯加快,各級軍事學校都在重新開辦,新的軍官團正在加快培養,陸軍也擴充到了55萬人。

德國海軍想要盡快恢複的難度很大。

這一點,德國海軍新任總司令埃裏希-雷德爾已經秘密抵達北京,目前正在中國海軍總參謀部進行密談,具體談的怎麼樣,胡楚元也不清楚。

胡楚元隻知道一件事……想要贏得戰爭,中國必須要支出很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