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夭夭給王鵬陽的印象可比陸嘉嘉好多了,陳淮能把夏夭夭帶著來,想來兩人的關係應該也不一般才對。

這下好了,自己的學生終於是能踏踏實實的勤工儉學了。

“捐款的事情,我跟校委的張書記說過了,張書記今天專門等著呢。”

王鵬陽也沒多扯別的,很快就帶了陳淮和夏夭夭去了蓉大校委員會。

捐款這種事情,其實沒想象中那麼簡單,不是說捐就捐的。

學校也是要記錄每一筆大額收入和支出的,這種捐款學校也是專門建立了基金會的。

捐了款,錢不會立刻就被動用,而是交給基金會來運作。

基金會用這些錢來投資,以保證能夠持續發展,不至於竭澤而漁。

王鵬陽引薦的張書記就是蓉大基金會的負責人。

張書記是一個很幹練的中年男人,身材有些消瘦,看上去倒不像那些滿肚子油水的人一樣。

“王老師,這就是你說的陳同學?”

見著陳淮,張書記也是很熱情地迎了上來。

雖說陳淮捐款的數額不算多,但每年蓉大畢業的都有幾千人,這幾千人裏麵能有一兩個能想著為學校捐款的人都算好了。

“對,陳淮,這位就是負責捐款的張書記了,你跟張書記交流就好。”

王鵬陽做了介紹後,基本上就是專門陪著。

張書記拿出了一張表格還有好幾摞宣傳冊,大體就是給陳淮介紹一下。

陳淮要是捐了這筆錢之後,學校會怎麼使用這筆錢。

這也算是讓陳淮知道自己的捐款去了哪裏,不至於稀裏糊塗的就隻是當個怨種。

對於這些,陳淮倒是覺得沒什麼問題,唯獨夏夭夭看著宣傳冊和捐款條例,柳眉微微蹙了起來。

“捐十萬塊,隻能拿一個表彰書嗎?”

夏夭夭看著捐款條例上的準則,突然開口。

“陳淮,這位是……”

張書記愣了愣,但還是和聲和氣地問道。

“張書記,她是我公司的合夥人,也是我的高中同學和朋友,這次主要是陪我來的。”

雖然不知道夏夭夭想幹什麼,但陳淮還是開口解釋了一下。

“原來是這樣,這位同學,我們這個捐款也是有具體規則的,按照條例,十萬塊的確隻能拿一個表彰書……”

張書記很講原則,捐款這種事情雖然是在為學校創收,但對於捐款人還是有一些好處的。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名聲,十個有錢人做公益,可能其中八個都是為了名聲去的。

當有了一定的資本後,名聲就是敲門磚,有了名聲才能跟更好的人接觸。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像蓉大的校友會,裏麵不乏一些出色的企業家或者別的,每年蓉大都會專門舉行校友會。

你要是捐個萬兒八千的就能進校友會,那這人脈來的也太容易了些。

又或者捐款到了一定數額,還可以被學校冠以榮譽人物等名頭,有著這些名頭,往後教育行業行事總是要方便一些。

當然了,出了事情學校也可能會受影響,所以這捐款的數額也相當重要。

就陳淮的十萬塊,對於蓉大來說還真不是多大的事情。

夏夭夭深知這點,當初自己家裏就是靠捐款,才讓自己讀大學有著特權的。

既然陳淮都要捐錢,那為什麼不多要一點好處?

“那要成為蓉大的榮譽校友和上榮譽牆,要捐多少錢?”

夏夭夭的話一如既往的直白,這讓張書記都有些尷尬。

雖然這從本質上來說是異一場交易,但說得這麼直白,影響總是不好的。

陳淮見著這個情況,也打算勸一勸夏夭夭,但夏夭夭隻是搖了搖頭。

“沒關係的,我隻是問問。”

張書記陪著笑了笑,聽著夏夭夭隻是問問才鬆了口氣。

這也能理解嘛,好奇心誰都有。

“上一個榮譽校友回來學校的時候,好像捐了五十萬……”

張書記繞了個圈子,盡量把話說的委婉了一些。

想著這樣,應該就能滿足夏夭夭的好奇心,但夏夭夭卻隻是點了點頭。

“那我們也捐五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