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索羅斯教你如何適時獲利(2)(1 / 3)

常見的錯誤

1.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

“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這一成熟的理財觀念已越來越被廣大民眾接受,於是傳統的存款一族正逐漸把目光轉向股票、基金彙、黃金等投資品種,基金由於憑借其專家理財優勢而被市場青睞。但部分投資者在購買基金時隻投資某一基金公司產品、某一類基金產品,甚至隻投資一隻基金,從而承擔了較大的市場風險。一位已經購買平衡基金的客戶長期堅持投資的“三三製”,即每月工資有30%存款,30%保險,30%投資,而投資的主要途徑就是購買各種類型的基金,尤其是新基金。這個客戶滿意地說,雖然每個基金收益不是很高,但每個月下來總體收益相當於給自己多發一份獎金,而且整體風險低。

2.盲目認為新基金好

有的投資者在挑選基金產品時,盲目追求“第一隻”的概念,認為最新的就是最好的。事實上,基金產品的創新有一定風險,這個風險由誰來承擔?實際上還是投資者。投資者在選擇基金產品時,應主要考慮基金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征、成熟程度等因素,而平衡型基金作為國際上非常成熟的產品,是很好的投資選擇。中國證券市場沒有做空機製,而且上下波動性很強。如果沒有避險工具,市場單邊下跌時,基金的風險就會相當大,而平衡型基金能有效通過資產的配置達到分散風險、增加收益的目標。

3.對基金公司的認識不清

目前中國基金市場還沒有一個成熟的行業標準,一些基金評級機構目前的評級也基本上停留在基金排名上,並沒有涉及對基金經理的評價。大部分投資者對於基金公司及基金經理的評定,隻簡單停留在對以往業績的評價上。國外評定一位基金經理一般要看3~5年,10年時間才能產生一位明星基金經理。而中國基金業隻有不到10年的曆史,基金經理的平均任期隻有1年半。因此,投資者在選擇基金產品時應綜合考慮公司股東背景、治理結構、投資團隊的整體實力、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征等多項因素。

4.買基金像炒股票

目前我國股市前景看好,但大批個人投資者“隻賺指數不賺錢”,主要是因為個股走勢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需要專門的研究才能發現。基金公司作為專業投資理財隊伍的優勢極其明顯,能夠作出最優投資決策,讓投資者輕鬆分享經濟增長而帶來的投資回報。但部分投資者投資基金時低買高賣,像買股票一樣進行短線操作,而忽視基金的抗風險性和長期收益能力,這樣做是走向一個誤區。

5.基金規模方麵的誤區

從基金產品上來講,按照市場的深度與廣度,基金品種的特點與所擁有的投資工具,公司的運營管理水平,每隻基金應有它自己合理的規模。如果基金公司盲目追求發行規模,最終是會損害投資者的利益。

6.投資目標不明確

投資者不能忘記自己的投資目的。例如,股票型基金通常扮演資本增值的角色,而投資於債券型基金或者準貨幣市場基金往往是為了獲得穩定的收益。你可以不追隨成長型熱門品種,但一定要清楚你持有組合所期望達到的目的。投資者需要根據自己的投資目標和投資需求的變化,確定其優先順序,並據此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投資組合。如果你的組合中某項投資妨礙你實現自己的目標,你就應考慮更換它。

7.根本沒有核心組合

如果你持有許多基金卻不清楚當初為何選擇它們,就說明你的基金組合中可能缺少核心組合。針對每項投資目標,你應選擇3~4隻業績穩定的基金構成核心組合,其資產可以占到你整個組合的70%~80%。國外投資者大多選擇大盤平衡型基金作為自己的核心組合。

8.過多建立核心投資

核心組合外的非核心投資可增加你組合的收益,但同時也會給你的投資帶來較大的風險,妨礙你投資目標的實現。因此,投資比例要適當。

9.投資組合失衡

好的基金組合應是一個均衡的組合,即組合中各類資產的比例應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隨著時間的推移,各項投資的表現各有高低,某些品種表現特別好或特別差,都會使整個組合“失衡”,你需要及時調整。例如,如果你的基金組合是債券型占25%,小盤成長型占10%,大盤平衡型占65%。假如小盤成長型大漲,則可能使你的組合中小盤成長型的比重過高,你就應及時調整自己組合中的資產比例,使之恢複原定狀態。

10.過多持有基金

持有基金數目過多,常常會使投資者眼花繚亂、不知所措。遇到這種情況,你不妨考慮“該基金在你的整個投資組合中充當什麼角色”,然後來進行篩選。基金數目過多的話,對分散風險已無太大的意義。

11.同類基金選擇失當

你持有的基金是什麼風格?你是否持有過多同類風格的基金?你應將持有的基金按風格分類,並確定各類風格基金的比例。當某類風格基金的數目過多時,應考慮選擇留下其中業績排名較好的,而賣出業績排名較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