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索羅斯教你如何適時獲利(3)(2 / 3)

8.不聞不問

有一些基金投資會認為我是長線投資,牛市熊市都對我有利,所以買了基金之後就不聞不問了。

不錯,基金投資要求的是中長線投資,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可以對它不聞不問。你應該將關心基金每天的淨值升跌放在次要位置,轉為細致觀察你的基金投資組合,基金投資策略的改變。還有,基金的運作不是基金經理個人的投資行為,關注基金管理公司比關注經理、淨值更加重要。

9.崇拜基金經理

有一些投資者非常崇拜基金經理,某個基金經理以前管理的基金業績不俗,現在跳槽去了另一家基金公司去管理另一隻基金,這些投資者就緊跟基金經理的腳步,也更換門庭轉換基金。

的確,基金取得好業績與基金經理的貢獻分不開,但更重要的是基金研究團隊的力量,尤其不能忽視基金研究員的貢獻。因為多數上市公司基本麵的研究是由他們來完成的。因此,基金經理的變動不應成為調配基金品種的唯一理由。

索羅斯認為,人們對於考慮的對象,總是無法擺脫自己觀點的羈絆,順理成章,人們的思維過程也就不能獲得獨立的觀點,其結果是人們無法透過事物的現象,毫無偏頗地洞察其本質。而索羅斯卻對金融市場有一種敏銳的直覺,這種直覺是建立在他對金融市場和投資知識了解的基礎之上的。1953年,索羅斯從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他給城裏的各家投資銀行發了一封自薦信,最後Siflger&Friedlandr公司聘他做了一個見習生,他的金融生涯從此揭開了序幕。

兩年後,索羅斯帶著他的全部5000美元的積蓄來到紐約。通過熟人的引見,進入了F.M.May6r公司,當了一名套利交易員,並且從事歐洲證券的分析,為美國的金融機構提供谘詢。1959年,索羅斯轉投經營海外業務的Wertheim&Co.公司,繼續從事歐洲證券業務。幸運的是,Wertheim公司是少數幾個經營海外業務的美國公司之一。索羅斯始終是華爾街上很少幾個在紐約和倫敦之間進行套利交易的交易員之一。

1960年,索羅斯小試牛刀,鋒芒初現。他經過分析研究發現,由於德國安聯保險公司的股票和房地產投資價格上漲,其股票售價與資產價值相比大打折扣,於是他建議人們購買安聯公司的股票。摩根擔保公司和德累福斯基金根據索羅斯的建議購買了大量安聯公司的股票。事實證明,果真如索羅斯所料,安聯公司的股票價格翻了3倍,索羅斯因而名聲大震。

索羅斯早期的學習和工作實踐為他掌握金融投資工具和對市場進行判斷奠定了基礎。當然,索羅斯是把投資當作他終身的事業來做的人,他曾經說:“我已經和公司打成一片,它以我為生,我也和它生活在一起,日夜形影不離……我害怕和擔心失去它,並盡量避免失誤。”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當然不是把投資作為終身的事業,而且也無法像索羅斯一樣再去接受正規的教育和從事金融工作,所以投資者要善於學習,學習投資大師的經驗,對基金了解之後再投資,這樣才能盡量避免投資失誤。

正確對待錯誤

1.一旦發現了錯誤,要充分施展補償性自救,爭取促使投資成功。

索羅斯給所有的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好榜樣。如在1987年10月股票市場的那場大災難中,索羅斯主動退出了一些項目投資股份,盡管事後他本人感覺撤退為時太早。不過詹姆士·馬龜茲分析,索羅斯的放棄是為了第二天更好地進攻,也唯有如此方能阻止事態的進一步惡化。馬龜茲說:“對大多數人來說,要接受這樣的後果是非常困難的,可是,索羅斯卻能夠做到,因為他堅信他有能力彌補這些損失。確實他也做到了,1987年之後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索羅斯正是依靠自己的才智,征服了世人,成為金融投資者頂禮膜拜的偶像。

2.要對自己有信心

索羅斯曾認為,他在金融市場的成功,喚醒了他孩童時代的萬能幻想,並以自己龐大的經濟實力來證明自己是一個了不起的人。1985年,新聞記者唐·多福門問他:“如果你有機會重新活一次,你準備做什麼呢?”索羅斯說:“這基本上沒可能發生,但是從我的角度來看,這也完全是可以發生的事件。”

索羅斯在他的日記中曾寫到:“我認為我是懂得了即將發生的這個過程,這個革命性的過程。我比大多數人強,因為我有理論,一套理性的框架,可以運用它。這是我的特別之處,很實在,因為我在金融市場遇到過相同的過程。”精湛的理性構架和豐富的事件過程形成了他高度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