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人群:
致力於進行長期基金投資的投資者最常用的投資策略。平均成本投資法對投資者的要求比較高,投資者必須要具有持之以恒的長期投資的思想準備;同時也必須擁有穩定的資金來源,以用於經常而固定的投資。
還有一種就是轉換基金的方式。更換基金投資法考慮到任何一隻基金的價格均隨市場行情而有漲有跌,投資者應追隨強勢基金,必要時要斷然割棄那些業績不佳的基金。一般而言,任何基金都很難長期戰勝其他所有的基金,這在投資學中叫做萬有引力現象。所以,必要的時候根據基金業績主動更換基金,其投資效果會更好。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熊市中幾乎所有基金行情均較為慘淡,因而即使更換基金品種基本上也於事無補,此時要做的是更換基金類型。而且頻繁地更換基金品種也會為投資者增加投資成本,同時,這種方法較易在頭部被套。曆史經驗表明,這種投資策略通常在牛市中比較管用。以上幾種基金投資方法與策略各有利弊,投資者應根據自身的投資偏好、投資特點、資金狀況以及基金市場具體走勢有針對性地加以選擇,以獲得較好的投資收益。
從網友的故事中學習經驗
我的基金生涯最早可以追述到我上高三的時候,就是2002年,那時候手裏有自己賣參考書賺到的第一筆錢,加上新年的壓歲錢,零零總總,當時真的是覺得好大一筆錢,怎麼辦呢?準備到建設銀行辦理活期存款,當年的利率是非常低的,真是不想存呀,正好趕上融通新藍籌的基金正在認購期。基金是什麼東西呢?不知道,但在我的小小心靈裏,它和股票有點相似,應該和大盤沾點邊,投資回報應該好過銀行利息,就買它了!當下就定了!
那個時候股市不像現在漲得這麼瘋狂,可以說2002年是股市的寒冬呀,但是一年後,也就是2003年我賣出我的基金時,已經增長了10%左右,感覺真好,相比2%的利率實在是好很多,很是滿足的!正是那個時候的小小成功,才開發了我的投資頭腦!
在我的帶動下,媽媽購買了博時的第一支基金,當時這個公司的成長能力還是真的不錯,好過我的融通新藍籌,媽媽在淨值1.2元左右賣出了,收獲頗豐。之後購買了當時在認購期的其他基金。
到了2004、2005年,基金的表現就不是很好了,這與大盤有直接關係,不過我還是認為基金的表現好過股市,它的抗壓能力比較強,而且,基金經理人都是比較專業的投資專家,要比我們單打獨鬥強多了。二八定律我是絕對相信的。時代進步,理財當然要找專業的團隊了。
在2006年的上半年,股市就已經複蘇。媽媽在手裏一直處於虧損的基金已經走出低迷,可惜媽媽沉不住氣,1.2元就買掉了,這之後基金就一路長紅,媽媽真的是後悔不及呀,唉,誰讓她不聽我的呢。
2006年夏天重返基市的我看上了交銀施羅德,這是一家交通銀行和施羅德基金機構合作的基金公司,施羅德管理全英國的養老保險的投資保值,我對這家機構比較看好。而且當時我購買交銀穩健的時候,它的一隻基金交銀精選已經有了不錯的業績。從2006年6月14日基金建立到現在已經增長超過70%,絕對出乎我的意料,簡直是一個大金子砸在我頭上。媽媽現在手上的基金也是很不錯的基金公司做的,上投、華夏的。這次一定要讓媽媽長期持有!
進入2007年,我投資的第一支基金就是寶盈的策略增長,除了是認購期這個重要原因外,我最看重它的盈利能力,2006年牛市它的兩隻基金收益率都超過100%,尤其是紅利收益,我比較看重這間公司。我相信新的一年會有新的收獲。
我個人總結以下幾點作為這幾年的小小心得:①投資基金,選擇好的基金管理公司,保證投資效益;②基金選擇長期持有,盡量不做短期,這樣才不會錯過長勢;③分散投資,選擇多支基金,分擔風險;④不要像盯股票一樣天天盯著基金,這樣你會輕鬆很多……
忠告45:沉著應對基金波動期
■
金融市場動蕩不定,沒有必然的規律可循,讓很多投資者望而卻步。然而,索羅斯曾說:“我沉迷於混亂,那正是我掙錢的良方,理解金融市場中的革命性進程。”索羅斯認為,要想成為一名出色的金融投機家,必須具有鋼鐵般的意誌。基金波動的原因
投資者買基金的目的就是能夠長期獲利,而在基金的實際投資中往往適得其反,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投資者不注意觀察和未能掌握基金的波動。一般來講,基金變盤,都是有一定預兆的。當基金的基本麵發生變化時,常常會引起基金淨值的變動和業績的增減,從而對基金投資者的收益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