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謂世界末日那天,我來到了享譽世界的拉斯維加斯(LasVegas)。這座在荒涼而遼闊的大沙漠上建立起來的超級賭城。
拉斯維加斯位於美國的內華達州(NevadaState),原本隻是內華達沙漠腹地中的一片綠洲,周圍則是無垠的沙漠與茫茫的戈壁。20世紀初,隨著聯合太平洋鐵路的通達而逐漸興起,1905年正式開埠建市。淘金的瘋狂,欲望的唆使,使得這片土地充滿了神奇的魔力,世界各地的富豪大亨紛紛雲集於此,投資聚賭,揮金如土。如今的拉斯維加斯,已成為一個以博彩業為中心,集旅遊、餐飲、購物、度假於一體的娛樂天堂。
拉斯維加斯大道(LasVegasStrip)濃縮了整個城市的精華,是它的靈魂所在。狹義的賭城或者說真正意義上的賭城,就綿延在這不到六英裏的繁華大道上。大道的兩旁,是龐大的酒店群。各式建築高低錯落,鱗次櫛比,全球前20位頂級酒店就有23矗立在這條大道上。大型的商場、購物中心如同積木般堆砌其中,令人眼花繚亂。酒店群雖然造型多樣,風格各異,但都極盡奢華之能事,從外立麵到內結構,從整體到細節,無一不匠心獨運,異彩紛呈。在視覺的轉換挪移中,歎為觀止。從巴黎(巴黎酒店Paris)到紐約(紐約-紐約酒店NewYork-NewYork),從埃及(金字塔酒店Luxor)到意大利(威尼斯人酒店TheVenetian),從古羅馬的凱撒(凱撒宮大酒店CaesarsPalace)到18世紀的佛羅倫薩(米高梅大酒店MGM),世界在這裏變換,文明在這裏薈萃。
在拉斯維加斯,基本上每一座豪華酒店都是一個大賭場(隻有極個別例外,如四季酒店Fourseasons、文華東方酒店MandarinOriental),而且賭場基本設在一樓大廳,四周遍布著各式商店、餐廳、酒吧、夜總會、俱樂部等。總之,吃喝玩樂一應俱全,應有盡有,全天候待命,24小時不打烊。賭場內都沒有窗戶,讓人難以覺察時光的流逝,不知白天黑夜,晨昏顛倒在賭桌邊、老虎機旁。陪伴你的永遠隻有炫目的燈光和無盡的喧囂。當然,如果你純粹就是來賭博,就是來尋心跳與刺激,也有足夠多的資本可供揮霍,你可以到VIP的高額博彩區,那裏有專人為你提供服務。不是一對一,而是幾對一,甚至十多二十對一。在那裏你可以享受皇帝般的禮遇和上帝般的殊榮。印象中第一次見到這種盛況還是在萬梓良、劉德華主演的電影《賭俠大戰拉斯維加斯》裏。Peter朱(萬梓良飾)在凱撒皇宮裏霸氣十足的舉止,賭桌旁狂放而淫蕩的笑聲至今還留在腦海裏。同世界上所有的賭場一樣,這裏是一個讓賭徒們心醉的地方,這裏也是一個讓賭徒們心碎的地方。因為它可以讓你一夜之間就得以暴富,積聚人生所有的激情和力量,實現你的光榮和夢想,享受盡多少人夢寐以求卻一輩子都無法企及的歡樂。它也可以讓你一夜之間一無所有,錢財、地位灰飛煙滅,散盡人生所有的激情和力量,埋葬你的光榮和夢想,承受大多數人都無法體會的痛苦與傷悲,以至無聲無息地消失。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兩個極端如影相隨,密不可分。是天堂還是地獄,就要看你是幸或不幸了。
人們歡樂著賭場,我享受著酒店,尤其是這些高質量的超五星酒店。它們不隻是奢華的代名詞,不隻是享受的解說詞,更是對創造的演繹,對審美的詮釋。雕梁畫棟之間,舞榭歌台之中,傳遞和表達出的是對藝術的追求,是對文明的向往,是夢想的寄托,是精神的承載。在輕快悅耳的音樂聲中,華美的燈光伴著清澈的泉水翩翩起舞。迎著貝拉吉奧酒店(Bellagio)的噴泉,進入威尼斯人酒店的大堂。大運河在酒店內穿流而過,延伸到聖馬可廣場。“貢多拉”怡然自得,“歎息橋”幽幽歎息。我仿佛又回到了一直戀戀不舍的水城威尼斯。頭頂藍天白雲,腳踏石板拱橋,文藝複興時期的藝術穹頂躍然於目,長廊天花板的華麗壁畫舒緩徐來。樂曲在殿堂中流淌,思維在畫卷中穿梭。順著弧形的透明天幕回廊,蜿蜒過花香襲人的庭院,來到電影《2012》中,主人公乘飛機橫穿而過的金銅色大樓,這座奢靡之城的新地標酒店--永利(Wynn)。這幢主體建築50層,投資27億美元,以賭城之父史蒂芬?永利(StephenAlanWynn)之名命名的頂級酒店是當時全美造價最高的建築,比紐約雙子塔高出了10億。人造的巨型都市園林,奢華的高爾夫球場,如同那金銅色的外觀,流光溢彩,灼灼其華。電影中,永利瞬間崩塌了;現實中,永利永遠矗立。永利,永利,不知是否還有永遠贏利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