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作者自序(1 / 2)

一篇關於生活的演講稿

140字的微博多少改變了我的生活。大家都知道我是一個急診科大夫,寫段子比較有意思,說故事短小精悍還能引人大笑,笑完不算,還讓人思考。

8年前,我從內科調到急診,在搶救室忙碌著,120跑著送進來一個中學生。他在上學途中猝死在公共汽車上,幸虧車上同時還有個退休醫生,給他做了心肺複蘇。後來,孩子還是去世了,年僅14歲。這件事讓我知道,突如其來的死亡可以毫無征兆地發生在那麼小的孩子身上。

去年,還是在搶救室,120送來一中年患者,談生意約人在五星級飯店喝茶,出現胸悶頭暈的症狀,把服務員叫過來教訓了一頓,情緒激動,倒地猝死。120到場時呼吸心跳已經停止,回天無術。這讓我知道無端指責可以造成這麼慘痛的後果。

今年,一城裏女孩愛上了一個農村小夥兒,父母不同意,為了明誌,女孩喝下了百草枯,逐漸出現多髒器功能損傷,女孩最終去世。我對我很多朋友都說過,毀滅自己是換不來愛情的,所以不要犯傻。

從接診那個14歲的孩子開始,我知道要對自己好,所以,你們看,對自己好的副作用就是我現在那麼胖。我開始認真體會生活中的每個細節,開始改變自己的生活態度。

首先變化的是:不計較。同事要換班,那就換,我上他的夜班,他還我白班。上餐館吃飯,不計較上菜速度慢,圖快的話,我就會買個麵包邊走邊啃。女兒告訴我,帶到幼兒園的閃光筆都被同學拿光了,我告訴她,別計較,你要嘚瑟就要承受必然損失。

其次改變的是對孩子的教育態度。我的童年充滿了歡樂,而現在的孩子我看著真可憐,我女兒幼兒園大班,家庭作業已經是100以內的加減法。去年中班時,晚飯後在小區花園還能看到同齡孩子在玩耍,現在都看不到了,都在忙於做作業和英語課。學校家長聯係冊上我反複提意見,讓不要留作業,但是無效。中國從小的教育就是少數服從多數,所以我反對無效!隻好瞞著孩兒她爸幫孩子寫作業。我尊重孩子的意見,到現在隻給她報名參加了美術課和軟陶課。

最後改變的是工作態度。現在醫療單位晉升製度是靠文章,靠SCI。這個我沒有,不是不想有,問題是我沒有時間也沒有興趣泡在實驗室,我寧願琢磨患者24小時尿了多少,甚至精確到每小時尿了多少;我寧願琢磨今天三個腸梗阻患者分別會是什麼原因。這些臨床經驗要想寫成文章,我現在工作年限還算短,需要更長的時間去總結、去積累、去實踐、去驗證。將來,我會將這些臨床知識寫成一本小冊子,零售價:0元,有大夫願意要,隨便拿去,願意怎麼傳播都可以。這是我要做的!林巧稚估計是在主治醫師的崗位上光榮退休的,她的一生沒有SCI,但她卻是一名值得我們一直尊敬的好醫生。魯迅如果生活在21世紀,棄醫從文的理由不是救中國,而是沒有SCI。想明白這些,我開始過自己的生活,領導發現我不再熱衷於寫各種課題計劃後,決定派我去美國進修,接受資本主義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