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三十六計急症就診小貼士
急救三十六計
突發低血糖如何急救?
低血糖的危害往往要高於高血糖,因為持續時間較長的低血糖會造成腦部缺血、缺氧,甚至造成昏迷。應對低血糖,首先要知道低血糖的症狀——比如頭暈、心慌、出虛汗。家裏有糖或者巧克力的話,盡快含服,吃巧克力可以迅速緩解低血糖的症狀。如果是糖尿病患者,如何預防低血糖?第一是家裏要備一台血糖儀,經常測血糖,掌握自己血糖的規律;第二點就是飲食盡量定時、定點、定量,配合患者的藥物或胰島素治療,才能避免低血糖的發生;第三點,對於胰島素注射的病人來說,一定要把飯菜準備好,再注射胰島素,反之低血糖就不可避免了。
中暑該怎樣急救?
先說中暑的症狀:頭暈、胸悶、出虛汗、看東西發黃甚至變黑、有暈厥感,覺得身上非常燙,感覺很難受。如果未及時處理發展到嚴重中暑,會出現暈厥、抽搐、昏迷,甚至造成全身多髒器衰竭。在中暑早期,先把病人挪到陰涼通風的地方,盡量把衣扣解開,保證散熱,可以拿溫水或涼水擦拭皮膚,增加皮膚的熱交換。如果症狀很嚴重,就需要送到醫院進行輸液、降溫,以及肝腎保護的治療。那麼如何預防中暑?首先,在高溫天氣盡量減少外出,或者縮短室外作業的時間;另外在著裝上以吸汗的純棉衣物為主,淺色為好;如果在戶外,要打傘,盡量在樹蔭下
行動;還需要補充水分,尤其是含有礦物質電解質的水分,比如淡鹽水。
身體凍僵後該怎麼辦
如果在野外溫度非常低的地方,發現有凍僵的傷者,首先要挪到溫暖的地方,慢慢進行複溫。我們要注意複溫的溫度,不要馬上把他放到高於38℃的熱水裏,甚至有人把手放到火爐上烤,這是完全不正確的,會加重細胞的水腫壞死。最有效的處理方法就是逐步複溫,逐漸侵入與體溫相近的溫水裏,37℃、38℃都比較合適。這種情況在大城市一般遇不到,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家裏的孩子,有的小孩特別好奇,覺得冰箱壁很涼,喜歡拿舌頭去舔,一下子粘住了。遇到這種情況要趕緊用溫水慢慢地分開。
腹瀉應該注意什麼?
一般的腹瀉——比如說吃了不合適的東西,會造成惡心,嘔吐,拉肚子,次數不是特別多,兩三次糊狀便,這種情況是體內正常的排毒過程,一般可以自己緩解。但如果是持續地水樣瀉,甚至一晚上能拉20多次、30多次,並伴有發燒等不適感覺,就要盡快去醫院。我們知道,拉出去的除了水分以外,還有很多電解質,頻繁地水樣瀉會造成體內電解質紊亂,所以需要到醫院抽血化驗,看是否需要補液,補液的話需要補充多少電解質。更有甚者,可能是胃腸道的感染分病毒、分細菌引起的腹瀉。如果是細菌感染,就需要用抗生素治療,如果是病毒,就對症治療,一定要補充體內水分,避免造成脫水。
噎食該如何急救?
曾遇到一個病人,吃牛排的時候咬不動,他幹脆就不咬了,直接吞下去,就卡在了食道裏麵。這種情況下,不要盲目地摳嗓子,有可能會造成食道進一步損傷。這時應該到醫院,由醫生判斷需不需要下胃鏡把食物取出來。如果說嗆到氣管裏,小的東西——比如米粒,都能通過咳嗽反射把它咳出來;但如果是比較大的東西,盡量保持平躺,送到醫院裏,讓醫生用支氣管鏡取出來。如果說嗆到氣道裏的是金屬物體,因為金屬本身質量比較大,質量大的東西自然會往下掉,會增加支氣管進入的難度,就更要盡量平躺,減少活動,減少走動。
燙傷該怎樣處理?
每到寒暑假,就會有很多小孩兒燙傷。首先,家長一定要把燒開的水或者鍋,遠離孩子能夠碰到的地方,平時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應該灌輸這種安全意識。一旦發生燙傷的話,第一,拿冰塊、流動的冷水捂在傷口上,或者衝洗傷口,盡量給傷口局部降溫,減少疼痛;第二,如果燙傷的麵積比較大,而傷口又附著了一些衣物,那麼在撕或者剪脫衣服時,一定要小心,避免用力過猛把表皮全部撕開,如果破壞了表皮,醫院就很難治療燙傷,同時難以恢複,甚至會加重傷情。
遭遇骨折該怎麼辦?
一般常見的,家庭能夠采取救護措施的就是脊柱骨折和四肢長骨骨折。如果損傷到脊柱,盡量不要隨便搬動傷者,因為非專業的操作可能會引起進一步損傷,甚至造成脊柱癱瘓。這種情況下,就要讓傷者盡量平臥,讓急救車到場轉運病人。如果是四肢長骨的骨折,記住一個關鍵點,就是盡量減少骨折麵的摩擦。我們能夠做的就是胯關節固定,可以用家裏的長木條、長木板,或者拿長的三角巾、圍巾,將胯關節綁在木板上,然後拿布條圍巾固定住。如果是手臂骨折,不止固定,還需要用三角帶懸吊在胸前,這樣可以盡量減少骨折麵的摩擦,然後送到醫院進行內外固定。
劃傷血管引起大出血該如何急救?
首先需要知道劃傷的是靜脈還是動脈血管。如果是靜脈血管,一般血是慢慢地湧出來,或者是流出來的,血的顏色偏暗;如果是動脈,血是呈噴射狀,甚至噴得很高,像水龍頭一樣。如果是靜脈出血,就拿幹淨的紗布或者手帕按壓住傷口,壓迫止血。如果是動脈出血,而按壓不見效的話,就需要在患處上方,用具有彈性的橡皮管或者橡皮筋進行結紮,用有彈力的布條同樣可以結紮。然後盡快送到醫院,進行血管縫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