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其實是專業藥物谘詢師
北京和睦家醫院院長盤仲瑩
藥師的職能在國內醫療體係中長期被弱化,導致大多數人認為藥師的任務就是賣藥,認為他們在賣藥時隻要把藥物的名稱和數量弄對了就行。1997年北京和睦家醫院開業時聘請了美國藥師,把取藥的小窗口變成了開放式的谘詢台,為患者用藥提供一對一的詳盡指導。這算是當年引進國外醫療服務模式的一個亮點。
2010年我們參觀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的多學科查房,藥師赫然在列,而且對患者用藥要點進行提示點評,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隨後我們醫院也設立了臨床藥師職位,製定了臨床藥師參與多學科查房並就患者用藥與臨床醫生進行討論和交流的製度。
這些拿來主義的經驗推動了藥師服務模式的變遷。而當和睦家藥師冀連梅通過微博、微信向數以百萬計的公眾傳播安全用藥知識、普及科學健康常識時,她開辟了一個全新的領域,書寫了全新理念的藥師崗位職責:為服務的社區和公眾傳播科學、可信的用藥知識。
開博僅一年多,她就發表了大量科學實用的博文,這些博文已經可以編輯成冊。可以想象,她付出的努力多麼巨大!非常幸運,我見證了她從一名普通藥師走向微博名藥師的過程。
期待冀連梅的努力和成功激勵更多藥師服務社區、走進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