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必須知道的用藥常識(1)(1 / 3)

藥本來是用來救治生命的特殊商品,不該隨意亂用。但當下,看一個普通的感冒,都可能從醫院帶回來四五種藥。這種泛濫的“大處方”,完全將“是藥三分毒”的古訓拋在了腦後,導致中國老百姓成為濫用抗生素等不良醫療行為的直接受害者,使得藥品不僅偏離了它的實際用途,而且成了摧殘百姓健康的無形殺手。

抗生素是把雙刃劍:殺敵一萬,自損三千

抗生素中的“原子彈”怎麼可以在藥店隨便買

北京某著名三甲醫院泌尿科的老劉大夫發布過這樣一條微博:“今天一個尿路感染的病人來找我,說在藥店買到一種好藥,拿出來給我看。我當時傻了:法羅培南鈉片,這就是傳說中所謂的口服‘泰能’。在目前藥店隨便可以買到抗生素的情況下,真不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的那些人批準口服碳青黴烯類抗生素上市是什麼居心?!”在這條微博下麵的評論裏,醫務人員驚呼聲一片,普通公眾則一頭霧水,不斷詢問:“這藥怎麼了?為什麼老百姓在藥店買到這個藥會讓醫務人員如此憤怒?”

解釋這個,要從抗生素的濫用和抗生素的分級使用談起。簡單說,抗生素濫用可能會導致超級耐藥細菌的產生,超級耐藥細菌一旦泛濫,將可能沒有任何抗生素可以治療它,人類將有可能回到抗生素產生之前那個感染性疾病肆意橫行的年代,一個普普通通的肺炎都會奪去人的生命。為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從2012年8月份開始,我們國家對醫院抗生素的使用進行了嚴格的限製,將不同種類抗生素(注:醫學專業術語為“抗菌藥物”)分三級管理(注:各地區的抗菌藥物分級管理會有不同,本書第230頁附錄1《上海市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分級管理》僅供參考),賦予不同資曆的醫生開不同級別抗生素的權限。

一級抗生素指那些經過臨床長期應用證明安全、有效,對細菌耐藥性影響較小,價格相對較低的抗生素。這一級別的抗生素被稱為“非限製使用抗生素”,有處方權的醫生都可以開。

二級抗生素與非限製使用抗生素相比較,在療效、安全性、對細菌的耐藥性、藥品價格等某方麵存在局限性,不適合作為非限製抗生素使用,被稱為“限製使用抗生素”。當患者需要應用限製使用抗生素時,要根據該類藥物適應證使用,並要接受主治醫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人員的監督檢查。

三級抗生素指那些不良反應明顯、不宜隨意使用或臨床需要倍加保護以免細菌過快產生耐藥而導致嚴重後果的抗生素,還包括新上市的抗生素以及療效或安全性臨床資料還較少或並不優於現有抗生素以及藥品價格昂貴的抗生素。這一級別的抗生素被稱為“特殊使用抗生素”,患者因病情需要應用特殊使用抗生素時,應由感染專科醫師或有關專家會診同意才行。

這條微博裏提及的“法羅培南鈉片”,剛好分在二級裏,和臨床上治療各種重症感染的“王牌”抗生素“泰能”(通用名: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同屬一類——碳青黴烯類抗生素。通俗點講,這類抗生素可以被稱為“抗生素中的原子彈”,是醫生們治療細菌感染的撒手鐧,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用的,因為用得越多,細菌對它越容易過快產生耐藥。注射劑型的這類藥物,比如“泰能”,隻能在醫院使用,濫用的可能性還相對小些,而口服劑型的法羅培南鈉片由於服用方便,更容易被濫用。一旦由於濫用口服法羅培南鈉產生超級耐藥細菌,那整個碳青黴烯這一類王牌藥(包括“泰能”)對細菌就都沒作用了。美國為了保護這道撒手鐧,就沒批準口服的法羅培南鈉片上市銷售,而如今中國老百姓在藥店裏隨隨便便就能買到這個藥,這簡直太可怕了,因此文章開頭寫這條微博的醫務人員會質疑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準它上市的居心。

我們都知道,現在有關部門對藥店的監管還不到位,用老劉大夫在微博裏的話說:“現在在零售藥店憑處方購買抗生素,是個比較扯的事。藥店雇個退休大夫坐堂,你買什麼藥,他給你開什麼處方,監管部門也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所以,這種限製使用的口服抗生素藥店肯定會隨便賣的,因為藥店作為商家是逐利的,普通老百姓也不知道濫用這種抗生素的危害,就會拿這些藥當感冒藥一樣隨便吃!”

事實上,大多數普通老百姓不僅不知道濫用抗生素的危害,往往連哪些藥是抗生素都搞不清楚,因此有時候濫用了也不知情。不妨來看看老百姓常用的哪些藥是抗生素,並請記住這些藥,自己不要隨便去藥店買。它們包括:青黴素類(如阿莫西林)、頭孢類(如××頭孢,俗稱“先鋒×號”)、紅黴素類(如阿奇黴素)、四環素類(如多西環素)、喹諾酮類(如氟呱酸,××沙星)、磺胺類(如複方新諾明、增效聯磺)、甲硝唑、氯黴素、慶大黴素等。

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老百姓是把抗生素當成消炎藥來用的。他們有這樣的誤解,是因為從藥店店員到大的醫院臨床醫生,甚至一些大教授們,都愛使用“消炎藥”這個名詞來解釋抗生素,名字的誤導常常是致命的。記得有一次我坐火車去旅行,在車上遇到一對年輕的夫妻在給一個不到一歲的寶寶服用小兒安(通用名:小兒複方磺胺二甲嘧啶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