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也是黃宏娟女士親手做的,是臨安這邊最尋常的家常飯。
老爺子胃口非常不錯,吃完飯後,還讓我陪他下去轉轉。
我讓雪莉留下來幫黃宏娟女士收拾,我則陪著老爺子在樓下遛彎。
一路上老爺子的話不多,但人緣非常不錯,男女老幼,見到他都主動問好,老爺子也笑嗬嗬地跟人家回禮。
他走的不快,但每一步都特別的踏實。
這一路老爺子問了我三個問題:第一個是我的姓名;第二個是我跟胡教授學習多久了;第三個是我們明天什麼時候出發。
我都一一回答。
他這一圈走下來,足有一個小時,到樓下的時候,依然是他獨自扶著樓梯的扶手上去,我跟在身後。
友情提醒一下,老年人上下樓梯的時候,如果他不讓你攙扶,你一定不要獻殷勤。因為老人家養成了習慣,他自己扶著樓梯走,是一種本能反應。你覺得好心扶他一把,但你不能時時刻刻在他身邊扶著他走,之後的每一天,他仍舊要自己來。
所以我們在表達自己的善意、孝心的時候,常回家看看,就是最大的善舉。其他的說一千道一萬,都是一種形式。
在外工作,一年回去一次,待上三五天,你的所作所為,不過是彌補一下心中的缺憾而已。剩下的三百六十天,老人依舊要按照他的習慣來生活。
如果你一年回去三五次,哪怕每一次隻待一天,對老人來說,一年的等待也就沒那麼漫長。他們需要的不是你回來的時候幫著他們做了多少的事情,而是你平安無事,衣食俱妥。
黃賓先生每天中午十一點半吃午飯,十二點的時候他會看午間新聞,然後看看報或者看看書,到一點鍾的時候會睡上一會兒。多了四五十分鍾,短了一二十分鍾。
所以我跟陳秘書說,讓她安排車輛九點之前要趕到老人樓下。至於司機是早起出發,還是今天晚上就出發,那是他們的事情。
我不知道老爺子有多少東西要帶,所以安排了兩輛車。一輛保姆車,一輛商務車。保姆車可以載得了我們所有人,還可以帶一些行李。至於那輛商務車,完全是為了裝行李。
老爺子晚上休息的很早,九點鍾就洗漱休息,對我這個夜貓子來講,九點鍾——天才黑呢!
的確,像這種天氣,七八點鍾天兒才完全黑下來,稍作收拾,就要到十點多、十一點才可以休息。
按照黃宏娟女士的說法,若是再過兩個月,老人休息的會更早。趕著春節前後,看完新聞聯播就回房休息。
不過老爺子早上醒的很早,四點半就收拾停當,在書房寫幾個字,五點多的時候出門溜達一圈,回來的時候接近七點鍾。吃過早飯,看個早間新聞,然後回書房看書。
別問我是怎麼知道,我是被老爺子叫起來,跟他這麼做了一遍。
老爺子遛彎的時候,溜到公園裏,擺了兩個動作,並且讓我照著他的模樣那般做,按著他的呼吸節奏呼吸。
本來我是有些乏的,做了半個小時之後,身子舒服了很多,頭腦也清晰了不少。
老爺子隻跟我說這是養生之法,讓我每日早晚堅持,其他的便不再多說。
我知老爺子對我另眼相待,便依著法子堅持,果然效果非常。
我對陳秘書的要求是九點之前,司機必須到位。結果八點半的時候,司機就給我打電話,說已經到了。
我和老爺子說了一聲,他的意思也是趕早不趕晚。
當下,我和雪莉拎著東西先下樓,老爺子隨後也跟著下來。我把老爺子扶上車,安頓好之後,司機已經在雪莉的帶領下,把老爺子準備好的行李全都搬下來,放在後麵的商務車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