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99

“馬拉鬆號”的聚變炮炮擊依然沒能完全擊中那塊泰晶行星碎片,炮彈隻是從碎片邊緣處擦過,蒸發了一塊約有一百多米的體積。

但那一擊也就僅有這些戰果了。

對於這樣的結果,塔蓋特上校並沒有多少氣餒,或者應該他早就料到可能會有這樣的結果了。因此在看到第三發炮擊也失敗後,他立刻下令艦隊全速接近那塊泰晶碎片,哪怕他們並不真的貼身靠近那些碎片,縮短到一定的距離後,再使用聚變炮以提高命中率也是可以的。

隻是,十萬公裏的距離,聚變炮最優射程是三萬公裏以內,他們至少要飛過五到七萬公裏的間隔才能再次展開攻擊。這中間會花去六分鍾甚至更長的時間,很難在這看似很短的時間裏,會不會發生什麼其他的意外事件。

故而塔蓋特上校在下令艦隊前進命令的同時,也下達了艦隊保持警戒的命令,同時一路拋灑各種一次性的傳感器,甚至還扔出去了一些浮雷——這些直徑隻有三米的球體能在一定距離內探測到敵對目標,然後主動靠近引爆,達到削弱和傷害敵方單位的目的。不過,同樣這也隻是實驗裝備,有沒有效果還很難,塔蓋特上校選擇使用它們,一方麵是手頭有什麼就用什麼,另一方麵也是盡量在可能存在的激戰爆發前消耗掉那些容易引起內部爆炸的易燃易爆物。

隻是看起來,一切似乎向著好的一麵發展起來,一直到這支艦隊抵近碎片五公裏都沒有任何情況發生——盡管如此,鐵鷹的艦隊軍官們也絲毫不敢有所懈怠,在戰鬥完全結束前,他們可不敢有放鬆,就怕一放鬆就被敵人給陰了。

對於塔蓋特上校來,既然此時還沒有敵人出現,那就不妨繼續前進,讓艦隊再多靠近一些,爭取一次性就解決掉所有問題。

不過最終,思晶人也沒打算就這樣看著它們從不知什麼地方拖來的行星,被鐵鷹艦隊那麼輕易的破壞掉,所以當三艘海巨獸級重巡洋艦接近到那些泰晶行星碎片三萬公裏的時候,思晶人新的動作出現了。

隨著觀測員的報告,艦隊附近兩萬公裏的位置上,又有十多個大型人工蟲洞被打開,隻是這一次,從裏麵飛出來的不再是思晶人的各類星艦,取而代之的,卻是大量的馭風者戰鬥艇,這種速度雖然沒有蜂式戰鬥機快,但有護盾保護的重型戰鬥飛行器。

三艘海巨獸級重巡洋艦立刻對那些從蟲洞中蜂湧而出的戰鬥艇展開了攻擊——不知道思晶人囤積那些馭風者囤積了多久時間,總之就林海看到、聽到的情況來看,“利維坦號”上的傳感器已經發出崩潰前的警告聲了,係統瞬間探測到的敵對目標數量都已經達到上萬個之多!

對付數量更少的鐵鷹艦艦隊,思晶人似乎找到了最為合適的應對方法。麵對如此數量的馭風者戰鬥艇,三艘海巨獸級重巡洋艦就算把主炮和同軸炮等所有武裝加起來,也不到對方數量的十分之一。

別看這個數字,一艘海巨獸級重巡洋艦,除了一門電子聚變炮和兩門脈衝強激光炮做為星艦本身的同軸超級武器外,艦體上下前後左右,還有各類主炮、副炮、防空炮等武裝,其中做為對艦武器主力的主要武器,脈衝強激光主炮(威力和射程上比同軸炮弱很多,但在射速上更有優勢)和600毫米單管磁軌主炮(科迪亞克級裝備了六座雙聯裝600毫米磁軌炮共十二門炮)就各有八套。

副炮方麵,有設計來對付那些型高速艦接近時使用的口徑180毫米雙聯裝磁軌炮十二座,剩下的就是統一規格的點防禦強激光近防炮組了,數量有六十套,分布在全艦各處。

除了這些直射武器,海巨獸級重巡洋艦還有二十四套十六聯多用途導彈發射係統,可以發射大至巡航導彈,至對空導彈等一係列製導武器——除了太空中重型反艦導彈,發射艙太少,所發射的反艦導彈數量單海巨獸級自己都能全部攔截下來,在太空中的實戰意義不大,這套導彈發射係統是專門在大氣圈內作戰時才使用的,在太空中頂多用來發射一些防空導彈,畢竟在太空中的交戰距離,都是在百公裏、千公裏以上,大氣圈內的射程上百公裏的遠程對空導彈,放到太空裏用就隻能算是近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