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武場中,上官驚鴻筆直地站立著,沒有穿戴盔甲,而是一身華服。看起來三十多歲,身材魁梧,四方臉龐,眉毛很粗,給人一種莽夫的感覺。真這麼認為的人,都已經在上官驚鴻這裏吃過虧了。身為飛羽王朝的左將軍,戰場官場,勾心鬥角,怎麼可能是個莽夫?
常年征戰,皮膚閃耀著古銅色,渾身上下流露著一股煞氣。上官驚鴻從軍二十年,不知道刀下有多少亡魂。
天玄大陸,強者為尊,武力至上。打起仗來,靠的就是拚殺,殺的人多,殺的人職位高,功勞就大。在這裏,沒有什麼係統的兵法,有的隻是兵對兵,將對將。
上官驚鴻在飛羽王朝也是高手,不然也不可能達到如今的地位。沒有足夠的武道修為,是很難謀取到高位的。整個飛羽王朝,隻有一人特殊,那就是智絕王。據傳智絕王連人極境武者都不是,但是卻是王爺,比上官驚鴻的地位還高。
天地人神鬼,王極境共分為這五重。天王境,地王境,人王境,神王境,鬼王境。上官驚鴻在幾年前就已經是神王境強者了,不過對於他的出身來說很正常。
他出自於真武門,隻是一直是個外圍弟子,後來不得不來到飛羽王朝發展。在真武門,就算他如今神王境的修為,也算不了什麼。真武門曆史及其悠久,是一個無上大教。
真武門第一任掌門,更是帝極境強者。道無經不傳,真武大帝消失之前,留下了《真武經》。大帝所創的帝經,皆是大帝生平感悟。一個門派有了帝經,想不強大都難。
“不恨古帝不得見,恨其不知吾之能。待到天地破滅時,九天十地真武臨!”
真武大帝的傳說很多很多,上官驚鴻也是記得這句真武大帝消失之前留下的話語。每每想起這句話,他就一陣崇拜。那是一種高處不勝寒的寂寞,那是一種舉世無敵的寂寥,那是一種讓所有人都要仰望的境界。
隻不過他在真武門隻是外門弟子,《真武經》他是見也沒機會見到。外門弟子自然也有古經可學,隻是帝經他們是接觸不到的。他所學的就是《歸元經》,據說是一位先賢所創。
就是這《歸元經》,上官驚鴻也是當成至寶來收藏的。在真武門是很尋常,不過在飛羽王朝,真的是傳說中才有的經書了。在整個上官家,也就隻有他的大兒子和二兒子學過。小女兒上官傾城歲數還小,況且隻是撿來的而已。當年在外征戰回來,看到一個女嬰被棄於荒郊野外,就收養了起來,等將來長大作為工具嫁出去。
至於上官羽……
上官驚鴻又想起了那尊偉岸的身影,那睥睨天下的英姿,那舍我其誰的氣質。那仿佛是傳說中的一尊神明,他活了這麼多年,從來沒有感覺到哪一個人能比得上那尊身影。
他作為真武門外圍弟子,也是有幸見過真武門的掌門。作為一個無上大教的掌門,法力滔天,他知道掌門絕對是天極境的強者。天極境,那是上官驚鴻一輩子也指望不上的境界。就算他的百萬大軍衝過去,也不夠天極境強者幾招殺的。
但是如果要拿來與那尊身影相比的話,就仿佛螢火之光與皓月爭輝!盡管他沒有見過兩人出手,僅憑直覺就做出了這樣的判斷。但是他堅信這個判斷沒有錯誤,武者的直覺很重要,也向來準確。
那人就是上官羽的親生父親,也是自己的救命恩人。隻是當初,那人說要去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把兒子交給他撫養成人。
那一刻,上官驚鴻感覺到老天是如此的眷顧他,這種傳說中的人物,能為他做事,真的是什麼都值了。
不過那人說,如果三年之內回不來,那說明永遠也回不來了。上官驚鴻並沒有插得上嘴,在那人麵前,他深深地感覺到了自己的渺小。
後來那人就消失了,留下了如今的上官羽。那三年中,他是對上官羽百般嗬護,萬般疼愛,甚至想當成小祖宗一樣供著。為了在那種人物麵前表現下,他連自己的兒子上官建城都不管了。
可惜,三年後那尊身影並沒有回來。上官驚鴻不知道那人還會不會回來,不過依舊將上官羽當成親生兒子看待。
眾所周知,血脈之力是很重要很重要的。所謂龍生龍,鳳生鳳,強者的兒子不一定能超越其父,但是肯定不差。越強大的人,後代就越強大,這就是血脈的好處了。
那尊身影是那麼的高不可攀,想來定然是絕世強者,那麼他的親生兒子肯定不會差了。上官驚鴻是這麼想的,隻可信天不遂人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