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騎》背景(1 / 1)

《鐵騎》中的太祖皇帝郭孝恪起家於隋末楊廣第一次征遼,從一介小兵累積軍功而至大將之位,第一次征遼隋軍雖失敗,但是郭孝恪所率之軍卻數戰皆勝,成為了楊廣所器重的心腹,受命鎮守遼東。

第二次征遼,郭孝恪得掌大軍,楊玄感叛亂之後,隋朝陷入崩潰,掌握隋朝政府軍精銳的郭孝恪占據幽州,遼東,成為了天下軍勢最強的諸侯。

楊廣駕崩之後,郭孝恪大軍南下,占據河北各地後頗類似東漢末年虎踞四州的袁紹,此時李淵已在太原起兵,李密的瓦崗軍攻占興洛倉,有席卷中原之勢,但隨即被郭孝恪大軍撲滅。

郭孝恪大軍攻占中原之後,封鎖潼關,同時攻掠江南,巴蜀,最後兵入關中,殲滅李唐,因為起兵時以重光漢統為號,是故國號為‘漢’,為區別兩漢,又稱皇漢,不過此名並不常用,朝野仍以大漢自稱。

開國之後,郭孝恪扶植中小地主士族,同時清算了關隴地區和鮮卑諸胡聯姻百餘年的關隴軍事集團,重建了秦漢時期古典軍國主義的帝國,恢複了軍功爵製度和征兵製,同時開始向四周擴張。

郭孝恪死後,太宗皇帝郭盛繼續執行了其父的擴張政策,這一時期,大漢軍力趨於鼎盛,版圖擴張至中亞,但是因為郭盛晚年,在中亞領兵的太子郭廷昭暴卒,最後由其次子郭廷美繼位。

史稱文皇帝的郭廷美,並不是太子郭廷昭那樣的強者,而且帝位也來得實在僥幸,本身並無威望壓製帝國軍隊,所以選擇了扶植文官,打壓掌握軍權的開國功臣集團,用了二十年的時間成功地削弱了掌握軍隊的勳貴勢力,這一時期帝國的經濟總體處於上升態勢,同時表麵上維持著太宗皇帝郭盛時期的版圖,但是作為高層鬥爭的犧牲品,帝國軍隊卻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極大衰弱。

郭廷美死後,由太子郭元佐繼位,繼續著其父生前削弱勳貴勢力的政策,《鐵騎》的故事背景就是從這一時期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