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七章 還朝(2 / 3)

當風雪漸小,當第一縷陽光照下時,殿前〖廣〗場的文武百官們等來了天子的明詔,罷朝七日,不過各級官署不在其中。

知道天子的決定後,各級文官們都是6續離開了殿前〖廣〗場隻有姚崇和宋憬在宮門口,被內監的宦官悄悄攔了下來,帶著他們進了內宮。

至於那些帝**隊的將領中那些屬於功臣勳貴的世家子弟仍舊站在風雪中玟絲不動,由涼州的宗室將領請求一起為太皇太後守靈。

內宮裏,一身孝服的郭虎禪得到內shì的稟報後,還是準許功臣勳貴子弟進內宮當值守夜,本來皇家最依靠的便是功臣勳貴的力量,至於文官集團則是作為製衡的力量存在,使得帝國的政治達成平衡狀態。

當姚崇和宋憬進入內宮時,看到那些秩序井然進入的功臣勳貴子弟出身的軍方將領也不得不感歎,帝國的功臣和勳貴世家仍舊比那些官宦之家強上不少。

實際上他們能理解天子的做法,帝**隊的真正中堅一直都是這些家風極嚴的功臣和勳貴世家以及在太祖和太宗時展起來的軍人世家,隻有這些軍人和功臣之後,從小才會接受最嚴格的軍事訓練,同時擁有最好的武器馬匹,以他們為核心建立的帝**隊有著遠曆朝軍隊的強悍戰力。

隻不過要維持這麼一個武人的龐大集團,並不是件容易事,可以說隻要皇帝一旦暗弱,國家就會從強盛走舟衰弱作為經曆過文皇帝時代的文官,姚崇和宋憬親眼看到了帝國從太宗皇帝的極盛輝煌期江河日下的衰弱。

從本質上來說,兩人依然從內心裏死忠於天子的神聖皇權,可他們心中同樣有著隱憂,如果以後的天子不再英明神武,那麼帝國豈非將不可避免地走向衰敗。

盡管從目前的狀況來看現在的天子英明神武不下太祖和太宗,就是年幼的太子也有英主的氣象,不過姚崇和宋憬身為帝國目前頂尖的政治家仍是會去考慮這個問題。

不多時,姚崇和宋憬在一處靜室內見到了天子天子的神情有些悲倦,不過仍舊堅毅,渾身上下給人一股淩厲的氣息,這讓兩人都是心中放心不少。

“陛下節哀。”姚崇和宋憬一起道,看到天子如今的樣子,兩人原本想要說的話都爛在了肚子裏,張九齡雖然辭相留在了北方草原,可還是給他們寫了信,也就天子帶兵出征一事和他們通了氣,如今太皇太後駕崩,他們要是再說些不合時宜的話,就是自己心裏這一關他們也過不去了。

“朕知道。”郭虎禪擺了擺手,然後語氣平靜地向這兩位宰相行了半禮,卻是自認瞞著內閣親征一事做得不對,叫姚崇和宋憬都是大為意外,隨即兩人原本心裏的一點點芥蒂也全部沒了。

“這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政事還要兩位卿家多操持一下,朕需要些時間來理清一些事情。”郭虎禪和姚崇,宋憬說了幾句話後,便讓兩人離去了,他並不完全信任文皇帝時代留下來的那些官僚,隻不過以前他要先平定帝國周邊的各種隱患,才不得不進行妥協,如今他的目標已經全部達成,自然不會再繼續妥協下去,對於帝國字僚集團的清洗勢在必行。

聽到郭虎禪的話,姚崇和宋憬都是心中一凜,他們都聽出了天子話中的肅殺之意,不過此事可大可小,他們如今作為絕對的帝黨,自然不會去反對天子做出的決定,不過他們也不希望天子操之過急,破壞了如今朝廷的平靜。

隻是眼下確實不是個說話的好時機,姚崇和宋憬也隻得先行離開,打算等太皇太後下葬之後,再和天子詳細談上一番。

接下來的七日,郭虎禪便親自在長樂宮為賀氏守靈,而這七天裏原本喜慶的長安城也因為太皇太後的駕崩而變得壓抑起來,滿街的白布讓長安城似乎一下子變得無比肅殺,毫無過年時的喜慶氣氛。

對於帝國的普通百姓們來說,太皇太後賀氏的死其實也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徹底終結,那些酒樓裏說書先生們俱是說起了這位太皇太後年輕時和太宗皇帝的秩事。

而新皇城的各級官署內,帝國的官僚們則是小心翼翼地做著事情,誰也不知道太皇太後大行之後,朝局會如何變化。

鄭國公府外雖然每日都有不少人前來,可是卻被門口的賀氏家丁阻攔,讓不少原本想要和鄭國公府打好交道的人失望不已。

這個時候,長安城內最忙碌的便是緹騎司,當帝國的政局變得暗潮湧動時,作為天子耳目的他們自是要把最細微的變化都了如指掌。

一處小酒肆內李林甫一個人喝著酒,他當日也是隨天子一起出征,不過在去安西都護府之前,他便已悄悄回了長安城,為天子觀察朝中的變化,目前他並沒有官複原職,但是他知道那一天已經很快了。

文皇帝的修文治世裏,官僚集團的權柄膨脹並不是什麼稀奇事,與之相對應的還有大批的商人,這些商人不能說個個都不是東西但起碼大部分都不是什麼好東西。

金錢和權勢結合,總是會生出些不該有的野心和yù望,李林甫冷冷地觀察著那些官僚和商人之間的關係,這些帝國的蛀蟲用了不正當的手段奪取了不該屬於自己的更多的權力和金錢,就該有被清算的覺悟。

天道昭彰,隻要皇權還保持著其神聖和公平就必須保護帝國的平民不被那些貪婪的蠹蟲巧取豪奪,李林甫雖然有著權臣之心,可現在的他依然還是有著自己的堅持和理想。

“老板,結帳。”李林甫飲下杯中的殘酒,站起身道街對麵那家商社附近不知道何時多出了幾今生麵孔,想都不用想他就知道這必然是緹騎司的探子們,看起來衛國公已經開始行動了,想必廷尉府的那些禦史們已經磨刀霍霍,等著對帝國的官僚集團下手了。

“大人走好。”收了錢,酒店的掌櫃很是熱忱地朝李林甫說道他開了二十年的酒店。見過的人何止萬千。自然瞧得出穿著樸素的李林甫不是一般文人,這位李大人喝酒時便是那些名士也比不上他的氣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