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後手(1 / 2)

楊複恭的行動,可以瞞過滿朝的文武大臣,可是瞞不過李儒沛,盡管說大軍在潼關暫時駐紮下來,但無數的斥候早就潛伏到京城,在京城全麵戒嚴之前,和京城之中的暗線取得了聯係,這些斥候關注的重點,就是神策軍的動向,李儒沛早就說過了,想要跟蹤楊複恭是做不到的,但隻要盯住神策軍,就能夠知道楊複恭有什麼動作。/

京郊神策軍軍營異動的情報,以最快的速度到了李儒沛的手中。

看著手中的情報,李儒沛的臉上露出了微笑,他的目的基本達到了。

其實李儒沛早就做出了分析,楊複恭不願意放棄權力,那麼就隻有反抗,憑著神策軍的力量,根本不足以和鐵血軍抗衡,楊複恭必須要想到其他的辦法,曆史上的田令孜和楊複恭,兩人都做過一件事情,那就是挾持皇上離開京城,田令孜是挾持皇上到西川,楊複恭是挾持皇上到鳳翔,兩人挾持的對象不一樣,一個是唐僖宗,一個是唐昭宗。

因為他李儒沛的穿越,田令孜沒有機會挾持唐僖宗了,這下恐怕輪到楊複恭了。

楊複恭曾經聯係北方藩鎮,進京勤王,這就說明楊複恭和北方藩鎮是有著千絲萬縷聯係的,何況那次的進京勤王,諸多藩鎮都得到了好處,那麼這一次,走投無路的楊複恭,肯定是挾持皇上離開京城,前往北方的藩鎮躲避,從而達到挾天子令諸侯的目的。

北方藩鎮,也不會錯過這個機會,皇上在身邊,得到好處的同時,還能對其他的藩鎮提出來要求,這樣的好事情誰不願意做,更何況這是增強實力的最好機會。

楊複恭也許想著。通過挾持皇上,能夠聯合到北方的藩鎮,與鐵血軍抗衡,那樣日後的結局就不好說了,究竟是什麼樣的情況,誰也說不清楚。

可惜的是,李儒沛早就做好這方麵的準備了。

若是發揮鐵血軍快速的優勢,楊複恭根本沒有動手的機會,說不定鐵血軍進入到長安城控製了一切,楊複恭還可能被蒙在鼓裏。至少楊複恭沒有任何行動的機會。

李儒沛豈能想不到這一點。

鐵血軍兵不血刃的占領了河南府、東都洛陽和潼關之後,李儒沛的想法就出現了根本性的改變,他發覺京城長安和東都洛陽,根本不是值得操心的地方,占據這些地方,不會消耗鐵血軍的實力,不會遇見強烈的廝殺,那麼下一步的動作就需要提前了。

李儒沛的目標已經轉向了北方的藩鎮。

京城長安和東都洛陽的位置其實十分尷尬,北麵的關內道、河東道、河北道。全部都被藩鎮所占據,這些藩鎮不聽從朝廷的號令,甚至對長安隱隱的形成了威脅,其次就是突厥。盡管說突厥的實力大為削弱,但威脅總是存在的,東麵的河南道,一樣被藩鎮占據。他們同樣能夠威脅到京城長安和東都洛陽。

李儒沛一旦占領了京城長安和東都洛陽,就將直接麵對北方的藩鎮和突厥。

當初他下令鐵血軍收複隴右道,就等於是在北方安插了一顆釘子。這顆釘子時時刻刻威脅到突厥和藩鎮,同時也保證鐵血軍能夠順利的拿下京城長安和東都洛陽。

李儒沛肯定會對藩鎮動手,大唐不允許存在藩鎮,這個安史之亂時候出現的毒瘤,必須要連根拔除,否則大唐永遠都得不到安寧,但李儒沛也要預防出現意外的情況,那就是鐵血軍占據京城長安之後,所有北方大大小小的藩鎮,都表示擁護和屈服,這讓他缺乏了動手的理由,畢竟藩鎮擁有軍隊,也是朝廷做出的決定。

李儒沛必須要找到動手的機會,這個機會,恐怕楊複恭會為他創造出來。

一旦楊複恭將皇上劫持到藩鎮之中去,李儒沛會抓住機會,不給楊複恭任何喘息的機會,命令鐵血軍以最快的速度追擊,將楊複恭和聯係的藩鎮同時剿滅,哪怕在這個時候,花費代價,也是值得的,這個時候,李儒沛就可以名正言順的開始清理北方藩鎮了。

清理藩鎮沒有那麼多的謀略,隻要實力足夠強大,一切都好說。

神策軍開拔的消息尚未傳來,李儒沛突然下達命令,五萬鐵血軍將士,晝夜兼程,必須在一天之內抵達京城長安。

潼關距離京城長安三百裏地,盡管說全部都是起兵,可是要在一天一夜的時間抵達,這個任務是不清的,不過命令就是命令,絕對不能夠違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