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禦史之職責(2 / 2)

“朕的要求很高,這預示你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想要禦史台更好的做事情,最關鍵是有一幫得力的屬下,禦史中丞、禦史等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朕有一些體會,說出來之後與你共勉。”

“朝中文武大臣,時間越長,越是顯得圓滑,他們學好了中庸之道,講究的就是八麵玲瓏,不輕易說得罪人的話語,更不要說鐵麵無私去得罪人了,不要看如今直諫的大臣不少,可你見到有幾個人揭露官場之弊端的,他們都是對著朕嚷嚷,卻不願意揭發身邊貪墨枉法的事情。”

“朕看的很清楚,卻不會怪罪他們,壽王你也是一樣,勤勤懇懇的做事情,卻在擔心有什麼事情做的不好,朕就要大力怪罪的,朕同樣不會怪你,趨利避害是人之本能,加之有太多的前車之鑒,但朕今日和你說了,你就要挺起腰板做事情,哪怕是某些被認為傷及到朕之尊嚴的事情,隻要認為是正確的,就要毫不遲疑的做,朕可能會發脾氣,會不高興,但滿朝文武自然有公正的評價,朕也不會糊塗到底。”

“朕給你推薦一批人,這些人大都是最近兩次恩科的進士,他們在府州縣磨礪,知道民間之疾苦,他們大多數人還未深入到官場,沒有趨利避害的想法,他們和朝中官員比較起來,單純很多,這些人進入禦史台,能夠毫無顧忌的指出朝中弊端,也能夠大膽揭發官場之黑暗,朕希望你能夠帶好他們,這些人在禦史台磨礪之後,日後就是朝廷之重臣。”

“朕為什麼說滿朝文武都看著你,你是親王,若是在直諫的時候,唯唯諾諾,其他的大臣怎麼可能直言,朕就算是有著三頭六臂,也不可能知曉所有的情況,很有可能就被蒙蔽了,這個時候,禦史台就是發揮真正作用的時候。”

“當然,朕也說過了,禦史大夫之位置異常重要,不僅僅是要彈劾直諫,還要明辨是非,萬萬不能夠被宵小所蒙蔽,這就要求你們在彈劾每一個大臣的時候,要睜大眼睛,要辨別真偽,要保證懷有公平公正之心,朕不會吹毛求疵,要求禦史台彈劾的每一個奏折都是完全正確的,隻要你們盡心了,朕就是欣慰的。”

“朕最為痛恨的就是察言觀色,順著朕的嗜好做事情,不想著大唐之天下,不想著百姓之疾苦,以為討好朕就能夠擺平一切的事情了,以為吹捧就能夠穩坐高位了,這類人朕是要嚴懲的,禦史台也要嚴查這類人。”

。。。

回到禦史台之後,李傑獨自思索了好長的時間,要說不擔憂是假的,畢竟皇上登基不到一年的時間,誰知道今後會發生什麼事情,故而他是非常小心的,盡管說禦史台也很是忙碌,但那樣的忙碌,正如皇上所言,忙的都是表麵上的事情,觸及到根源的事情,根本就沒有出現過,畢竟禦史台不可能總是討論大事情,彈劾官吏,指出朝廷的地方官府存在的問題,才是最為重要的職責。

皇上之談話,對於李傑的震動是巨大的,百餘年時間過去了,禦史大夫一職因為地位崇高,很長時間沒有授予誰了,一般都是禦史中丞負責禦史台的全麵事宜,這也導致禦史台的地位下降,直諫的事情很長時間沒有出現過了。

李傑出任禦史大夫,看出皇上對禦史台之重視,不過皇上之要求也是不一般的。

李傑尚在沉思的時候,門下省來人宣旨了。

“。。。加封李傑太子少保,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參與政事堂議事。。。”

李傑接旨之後,真的有些恍惚了,這預示著他成為了朝中丞相了,以親王的身份,進入了朝廷最高的決策層,再說禦史大夫進入到丞相的行列,這是大唐從未出現過的局麵,可見皇上對禦史台是真的寄予厚望了。

從這一刻開始,李傑的轉變真正出現了,他開始大膽做事情,第一步就是大規模調整禦史台的官吏,特別是禦史,那些在禦史台時間太長的禦史,幾乎全部調整,進入禦史台的大都是皇上推薦的恩科進士,這些進入禦史台的禦史,李傑逐個談話,告誡所有人,成為禦史是不簡單的事情,若是不能夠盡職盡責,肯定是要遭遇到訓斥,嚴重的甚至被直接罷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