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奇襲盛京(2 / 2)

小七緊跑兩步,站到閱兵台前,扯著嗓子吼道:“將軍有令,熄滅火把,出發!”

千餘家丁紛紛熄滅火把,然後翻身上馬,在漆黑的夜空下向著轅門洶湧而去,如此規模的軍隊調動根本不可能瞞過營中的士兵,越來越多的士兵從帳蓬裏跑了出來,這些士兵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紛紛開始猜測起來,不安的氣氛開始在軍中彌漫。

“總兵大人等等。”

急促的急蹄聲中,大同副總兵趙物竹驅馬追上王樸,激動地問道:“總兵大人,你這是幹什麼去?”

“怎麼?”王樸沉聲道,“本將軍出兵還要向你請示不成?”

“這……”趙物竹道,“總兵大人既然要出兵,總該讓我們知道啊,再說大人你不說一聲就帶著親兵走了,大營裏這一萬多弟兄怎麼辦?”

王樸道:“你是大同鎮的副總兵,本將軍如果戰死或者外出,大營中的一萬多弟兄當然是由你指揮了,這麼簡單的軍規還要本將軍教你嗎?”

趙物竹道:“可是……”

王樸喝道:“廢話少說,讓開。”

見王樸眸子裏殺機流露,趙物竹不由打了個冷顫策馬讓開去路,王樸勒轉馬頭揚長而去,臨出轅門時,王樸還是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眸子裏掠過一絲惻然,王樸並不想拋棄大營裏的一萬多大明將士,可他別無選擇。

筆架山失守,鬆山之戰敗局已定!

洪承疇還想著和清軍決一死戰,可唐通、吳三桂他們根本就不會給他這個機會,留下來是死,跟著唐通他們逃跑也是死!

滿清奴酋皇太極早已經調兵譴將,派出多路精兵守在明軍逃跑的必經之路上了,所謂兵敗如山倒,明軍一旦開始後撤,全軍將士就會喪失鬥誌,隻恨爹娘少生兩條腿,再加上清兵的前堵後追,曆史上的悲劇將再次重演。

就算王樸能從亂軍中殺出一條血路逃回山海關,最終等待他的命運也隻能是死,崇禎皇帝對敗軍之將可是從來不姑息的,曆史上的吳三桂之所以能逃過一死,是因為當時的大明帝國實在是無人可用,隻能靠他來支撐關外局勢。

那麼,留下來和洪承疇一起死守鬆山?

那也是死路一條!洪承疇麾下的十三萬大軍已經是大明帝國最後的機動兵力了,崇禎皇帝已經派不出多少軍隊來解鬆山之圍了。

逃跑是死,留下來還是死,王樸似乎已經無路可走了?

其實不然,王樸還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奇襲滿清的都城——盛京,然後繞道朝鮮奪船出海,從海路返回登州。隻要王樸能攻下建奴的老巢盛京並且搶到一樣東西,就足以抵消兵敗鬆山的塌天大罪,王樸就還能安安穩穩地當他的大同總兵。

當然,奇襲盛京可以說是凶險萬分,用九死一生來形容也絕不過份,但至少還有一線生機!

現在的大同總兵王樸可是混混出身,坐以待斃、患得患失從來就不是他的行事作風,一旦決定了的事情,哪怕是上刀山下油鍋,也會堅持到底。

既然是奇襲,講究的就是個“奇”字,靠的就是出奇製勝,而要想出奇製勝,就需要隱匿形跡,就需要快速突進,所以王樸不能帶上大營裏的一萬多將士。原因其實很簡單,帶上這一萬多將士之後不但隱匿形跡無從談起,而且還會嚴重遲滯行軍速度。

還有個更重要的原因,此前的王樸肆意克扣軍餉,盤剝士卒,軍中對他早有怨言,一旦讓這些士兵知道王樸要帶著他們去攻打建奴的都城,那肯定會引起嘩變。與其到時候誤了大事,那還不如現在快刀斬亂麻,直接把這一萬多將士給舍棄!

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啊!

再說王樸帶著千餘家丁離開大營,趁著天黑往前走了幾裏地,就拐進一處低窪地裏潛伏下來,前麵不遠就是清軍大營了,再往前走很容易被清軍發現,這個時候可是非常時刻,如果王樸沒有猜錯,大營中的清軍隻怕早就橫戈以待了。

這個時候一旦被清軍發現,那就完了。

PS:新書上傳,請弟兄們推薦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