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決戰之秋? (一)(2 / 2)

秦飛葉低頭一鞠躬,遵命落座。

“謝司令長官……北方方麵軍現下轄三個集團軍,共十二個重裝步兵師跟三個騎兵軍,另直轄一個裝甲軍、兩個輕步兵師跟三個騎兵旅。加上戰區臨時配屬的四個輕步兵師,合計十八個步兵師、四個裝甲旅跟十二個騎兵旅,另有軍、集團軍、方麵軍直屬單位若幹。”

“按正常編製,全軍應有五十六萬人、一千八百門大炮跟四百部戰車。此外,方麵軍配屬的第1航空集團,年中以來經過多次抽調,目前還保有二十個中隊的規模,按編製應有各式飛機一百八十九架。

“不過,這些還都是紙麵上的數字。由於西伯利亞鐵路的修複改造工程進度緩慢,加上大本營將突破俄軍防線的期望完全放在了中亞方麵,北方方麵軍所屬各部不但沒有得到足夠的補充,原有的狀態較好的裝備,連同經驗豐富的軍官跟單位,陸陸續續被調走,導致全軍的實際兵力遠低於編製水平。”

“目前,方麵軍實際可用的兵力不到四十五萬人,大炮不過一千兩百門,戰車一百五十部,飛機一百二十架。”

“比起兵力不足,補給才是大問題,由於本土的列車隻能直接開抵鄂木斯克,從鄂木斯克到前線尚有六百四十公裏之遙,除了運力極其有限的一條急造輕便鐵路之外,大部分物資隻能依靠馬車跟卡車來運輸。然而,方麵軍的騾馬跟卡車一向不足,從鐵路終點站到前線兵站之間的運輸時斷時續,在維持前線人馬的生存需要之後,已經很難為一次進攻戰役囤積足夠的物資。”

“一旦補給線迅速拉長,如果不能及時增加騾馬跟卡車的保有量,前線部隊將不得不分派大量兵力就地強征給養,這必將加劇當地居民之敵意,同時渙散我軍之軍紀……”

“最後,由於之前本方麵軍過於專注跟中亞方麵軍的會師,兵力跟物資幾乎完全投入到車裏雅賓斯克方向,忽視了新西伯利亞到車裏雅賓斯克一線之北、鄂畢河以西以南地區的掃蕩工作。”

“自‘屠熊’作戰以來,俄軍騎兵別動隊頻繁從葉卡捷琳堡、秋明、托博爾斯克等地出擊,穿過我軍難以嚴密布防的沼澤森林地帶,對西伯利亞鐵路幹線展開遊擊式的破襲。事實證明,單靠西伯利亞守備區的力量,已經無法有效保護新西伯利亞到車裏雅賓斯克之間一千三百公裏長的鐵路線,為確保全軍的生命線,方麵軍不得不時常抽調前線兵力回防鐵路沿線。”

“在方麵軍投入全麵進攻之前,如果不徹底解除這一來自側翼的威脅,那就等於是在已有的困難之上,又埋下了一顆足以令全軍雪上加霜的定時炸彈。”

“綜上所述,職下認為,北方方麵軍還沒準備好進行一場突破性的進攻戰役。”

聽完秦飛葉的陳述,向藍與王直對視了一眼,彼此微微點頭,向藍便態度和藹、語氣堅決地回應道:“跟上次作戰一樣,中亞方麵軍才是主攻部隊,是掄起來砸骨頭的錘子,是要從烏拉爾河掄起到伏爾加河,再結結實實砸回烏拉爾山的。”

“你們北方方麵軍則是用來放骨頭的砧板,不必也不能亂動。你們的任務是像膠水一樣黏住車裏雅賓斯克以西、烏法以東的俄軍重兵集團,讓他們既不能向南增援奧倫堡的俄軍,又不能向西撤退到薩馬拉。戰區司令部認為,你們現有的兵力跟補給能力,正適合進行這種程度的作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