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戰區的陸軍基本兵力為十七個步兵師、三個裝甲旅、兩個騎兵旅,以及二十一個航空中隊。加上各級直屬部隊,按編製應有一千四百門大炮、三百部戰車、兩百六十架飛機……”
一牆之隔的大本營第二號實時演示廳內,劉平背手聆聽吳佩孚的介紹,目光在巨大的西亞戰區沙盤與俯身作業的女標圖員之間徘徊。
“戰區下屬單位包括:土耳其方麵軍、巴士拉機動集群、麥納麥守備群、阿巴斯守備群、馬斯喀特守備群,以及第3航空集團。”
“這其中,各守備群均以一個步兵師為基幹,分別負責波斯灣西岸、波斯灣東岸以及阿拉伯半島東南地區的守備治安。”
“巴士拉機動集群以三個步兵師為基幹,既負責伊拉克南部地區的守備治安,也是戰區的總預備隊,隨時準備支援各個方向。”
“土耳其方麵軍以十二個步兵師為基幹,既是戰區主要進攻力量,也要負責伊拉克中部、北部地區的守備治安,還要協同東歐戰區的裏海方麵軍奪取俄國的外高加索地區。”
“方麵軍的主要作戰任務,就是向西進軍敘利亞跟小亞細亞地區,占領博斯普魯斯跟達達尼爾海峽地區,掐斷俄國與其盟國的黑海至地中海交通線,同時打通中德之間的波斯灣至巴爾幹交通線。”
“為完成第一階段的作戰目標,即奪取敘利亞北部的交通樞紐——阿勒頗,方麵軍計劃兵分兩路,左右夾擊。”
“左路軍以第14集團軍的四個師為基幹,配屬騎兵旅、裝甲旅各一個,由伊拉克中部的巴格達溯幼發拉底河而上,依次奪取代爾祖爾、拉卡等要地,從東南方向包抄阿勒頗。”
“右路軍以第19集團軍的四個師為基幹,配屬兩個裝甲旅、一個騎兵旅,由伊拉克北部的摩蘇爾沿鐵路西進,從東北方向逼近阿勒頗。”
“方麵軍保留兩個師作為預備隊,另以一個師駐守巴格達為中心的伊拉克中部地區,一個師駐守摩蘇爾為中心的伊拉克北部地區。”
“根據最新情報,目前盤踞敘利亞地區的協約****,主要是英帝國所屬的加拿大跟南非部隊,共有六到七個步兵師、兩到三個騎兵師,兩到三個戰車或裝甲車營,以及七到八個航空中隊。”
“在敘利亞周邊地區,協約****還部署有其他兵力:以貝魯特為中心的黎巴嫩地區有法軍一個師,以耶路撒冷為中心的巴勒斯坦地區有英軍兩個師,以科尼亞為中心的小亞細亞南部有希臘軍三到五個師,以安卡拉為中心的小亞細亞中部有法軍、英軍各三個師,以埃爾祖魯姆為中心的小亞細亞東部還有俄軍兩到三個師。”
“在小亞細亞東南部,凱末爾領導的土耳其國民軍將協同我軍作戰。不過,該部雖有六個師的番號,但每師兵力還不足我軍一個團,且龜縮山區,三麵環敵,缺糧少彈,主要還是起牽製作用……”
聽到這裏,劉平突然回頭插話道:“巴士拉到摩蘇爾的鐵路建成之前,土耳其方麵軍最多能在前線展開多少兵力?”
吳佩孚望了一眼梁天河,貌似實誠地答道:“沒有這段鐵路支持的話,隨著前線部隊的推進,來自本土的補給將會越來越困難,部隊所需的物資將越來越依賴就地取給,能夠長期在前線維持當前規模的兵力,已屬不易。”
“如果有急造輕便鐵路的支持呢?”
劉平眯眼追問。
吳佩孚也不猶豫:“急造輕便鐵路運力有限,且易受季節災害影響,就算運行正常,最多也隻能額外供應兩三個師。”
不等劉平回應,梁天河也向前一步接話道:“即便如此,也應該保持攻勢,不能坐視敵軍積蓄力量、鞏固戰線。”
眼見劉平依舊麵無表情,梁天河又繼續耐心解釋道:“況且,掩護戰區東側的裏海南岸集群正在牽製高加索方麵的俄軍,西側的紅海集群也正在牽製埃及、巴勒斯坦方麵的英軍,北側又有凱末爾國民軍的接應,戰區態勢對我十分有利。正所謂機不可失,正當一鼓作氣,拿下敘利亞,兵臨地中海,向中歐盟國展現帝國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