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愣住了,想不到何璐涵決定的人選竟然是我。不過想想也對,這個隊伍裏也就是我最沒用了,不留下我留誰?我隻好點點頭,表示服從命令。
何璐涵拿出一個包裝精巧的筆記本遞給我道:“給你個東西看看,免得你睡著了也中招。若是我們過了四個小時還沒回來,就隻好拜托你下去救我們了。”
我接過來,發現裏邊記載的都是一些盜墓時遇到的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和事件。我一看就來了興趣,當下拍胸脯保證絕對不會睡著,一定瞪大了雙眼看著你們的凱旋歸來。
何璐涵點點頭,頗有深意的看了我一眼,領著張岩二人向下麵走去。
我翻開那個筆記本,首先是娟秀的字跡寫著:盜墓奇聞錄。往下看去,第一個事件,是發生在1976年大地震前的唐山市。這個故事的題目為:鎮陰碑。
唐山市發生的毀滅性地震,震驚世界。不僅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也震出了一個離奇的事件。當時政府把消息完全封鎖了,到現在為止,也僅有那麼幾位老人還知曉此事。老人們是經曆過特殊時期的,明白自己雖然知道卻不能說破的道理。僅是在茶餘飯後,給後輩們當成故事講著玩。然而由於事件過於離奇,以至於老人們不論對誰講,也沒人信。時隔日久,才出現了一位有心人在那幾位老人過世之前,悄悄的探訪並記錄下來的。
唐山大地震是唐山人永遠不能磨滅的心理陰影。多少代人辛苦建設的家園在短短的幾十秒裏被完全摧毀,幾十秒前還是活生生的家人突然就被砸成了肉醬。數十萬人流離失所,虧的當時政府救災及時,才沒爆發瘟疫。
其實,在地震之前,有一段秘辛。這段秘辛,沒有任何資料可考,僅僅是幾位老人的口述而已。其中也有可能出現被神化了地方,我們不得而知。畢竟,在巨大的心理陰影下,不論當事人做出什麼過激的反應都是可以原諒的。
唐山,東望秦皇島,西臨天津,南靠渤海,北依燕山。市中心有座大城山,唐朝李世民兩次東征,都是駐紮此山,於是賜此山姓唐,這就是唐山這個地名的由來。
唐山市遷西縣有個地方叫景忠山,是處佛教勝地。景忠山原來不叫景忠山,是後來改的。為啥改?因為最早先,大概是南北朝時代,這山的名字叫明山,後又改為陰山。話說,這陰山也不是瞎起的,都是因為此山在風水上講,是處太陰之地,適合埋骨,當地人大部分死後都葬在這座山上,時間長了,墳頭比比皆是,使得這裏常年陰氣繚繞,故得陰山之名。此山不高,但是林木蔥蔥,很有點隱士的意思。山上植物大部分是針葉林,明初時在山頂建了個三忠祠,祭祀諸葛亮,嶽飛,文天祥。別的山一般都是一個教會,此山卻彙集了佛道儒三家,這又是為何?因為一開始,山上本隻有一個佛教的寺廟,是一位雲遊的高僧建的。那高僧見此山陰氣過重,恐將來陰氣發生暴亂,便開壇做法,建立寺廟鎮壓陰氣。道教,和儒教是後來才來的。全怪此山陰氣太重,佛法都鎮不住,才引進另外兩教,三教同出,才保得此地太平一時。為何說是一時?看完後麵你就知道了。
在如此之陰的地方,說沒有大墓是不可能的,問題是誰也不知道,懂風水的人也不到這窮鄉僻壤來。直到解放前有個河南人,姓名不詳,隻知道綽號叫鑽山龍。祖傳給人看風水,相陰宅,頗有些本領。在他年輕時正趕上全國內戰打的最熱鬧的時候,此人生不逢時,有本領卻無用武之地,於是投了國軍混飯吃。卻不想壓錯了寶,投錯了隊伍,三大戰役打下來,他在國軍的節節敗退中被打散,國家一統之後的幾年中,他做了點小買賣又賠光了本,差點沒把命也給賠進去,從此做起了流浪漢。直到是1976年,他幾經流落,到了遷西境內。長時間的流浪生活使他萬念俱灰。心灰意懶之下,打算出家當和尚。經過打聽,知道這裏有個景忠山,是處佛教勝地,求福賜名什麼的都不錯,於是直奔景忠山而來。到達山腳下時,他已經隱隱發覺此處地勢不俗,上得山頂眺望後,大吃一驚,才明白此處乃是太陰之地,是古來埋骨的絕佳寶地,若無意外,此處定有大墓。若是能夠盜得一二,說不定就此發家致富,弄好了不但衣錦還鄉,還能買個大官當當。
想到這裏,當和尚的念頭早被甩到一邊,在當地農民的宅院裏偷了些鐵鍬鐵鎬以及繩索油燈,忍到夜裏,觀看星相,推測大墓的位置。
凡是按照風水下葬的,必選極陰之地的中心位置做主墓室,因為那裏是陰氣最盛的地方,屍體保存的時間更加長久。所以他幾番忙碌,算定了方位,卻是山頂上碧霞元君殿的正下方,入地十五裏處。這下他可犯了難,這麼深,挖到猴年馬月才能挖進去?就算自己真是鑽山龍,短時間內也鑽不到啊。找幫手?那分贓的時候怎麼辦?算來算去還是自己幹比較穩妥。
然而他究竟不是專業盜墓的,挖了幾下就開始犯愁挖出來的土怎麼辦。專業的盜墓賊,打盜洞根本就不會出現表麵上得土包。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專業的盜墓賊,在打盜洞之前,先在即將打盜洞的四周挖下去半米左右的漏鬥形狀大坑,在上麵平鋪帆布,漏鬥形坑中的土放在帆布上。帆布結實,隻要四周固定結實,上邊的土就壓不垮它。帆布中間掏洞,然後把打盜洞挖出來的土攤在漏鬥型坑中。等坑打好,掏完墓裏的東西,出來後在坑壁埋設炸藥,引爆,挖出來的土又會倒回坑中,然後撤去帆布後,地麵上一點痕跡都看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