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桓之戰……
怎麼突然覺得心裏頭澀澀的……回荀家找找關於烏桓的典籍好了。
“烏桓”,亦稱作“烏丸”,是中國古代少數民族之一。大概是鮮卑與匈奴的親戚之類的少數民族。他們大概在烏桓山(又叫烏丸山)一帶活動,遂以山名為族號。
據荀彧手頭上的典籍記載:
秦末漢初之際,匈奴王冒頓單於擊敗東胡。東胡人北遷至鮮卑山和烏桓山,各以山名為族號,分別形成鮮卑人和烏桓人。烏桓山看草草的軍事地圖加上我不是很靈光的地理知識綜合所得大概在現大興安嶺中部的山區。
漢武帝元狩4年,漢驃騎將軍霍去病進攻匈奴左地,遷烏桓於上穀、漁陽、右北平、遼東、遼西五郡,置護烏桓校尉,使之與匈奴隔離,為漢偵察匈奴動靜。
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烏桓趁匈奴內亂之時進攻匈奴,把匈奴趕出大漠以南。東漢對烏桓優撫,允許烏桓人部分移居太原關內各地,駐牧於遼東屬國,烏桓人大多歸附於漢。烏桓南遷後,原居地為鮮卑所占,留在塞外的部分烏桓人民,亦附鮮卑,常助鮮卑攻擊漢朝。
東漢末年,遼東、遼西、右北平的烏桓大人趁亂稱王。之後三郡烏桓結合,所以世人稱為三郡烏桓。初平元年,遼西烏桓大人蹋頓統一現今大概遼寧一帶的烏桓各部。三郡烏桓與袁氏關係一直很好,並屢次侵擾邊境,擄掠人口財物。袁紹還賜予蹋頓單於稱號。
“這該死的袁紹真是不僅禍亂中原還勾結外敵……真是死了都不讓人省心!”我“啪嗒”扔下做筆記的筆,扯過紅香手中的絲帕,不停地擦著汗。
“不知道這關妹妹什麼事兒了?”荀諶突然出現在門口,饒有興趣地問。
“估計是又要打仗了!”我歎了歎氣。“你這一大早怎麼在家?”
“這都中午了,我都已經外出逛了很久了……那個打不打仗都與你無關啊……”他快步走近我,“你現如今又不用隨軍出征。”
“可是公達他身為謀主,總得要跟著的吧?”我嘟囔著。
“公達先也算是孤家寡人一個,出去也是消遣,你著什麼急?”他微微一笑。
“我是為了咱家人的安全著想嘛。”我砸吧砸吧幹澀的嘴唇,紅香立即遞來香茶。
他毫不客氣從我手中奪過茶杯,張口喝下:“你可是為了奉孝傷神呢?”接著又說:“我聽說他今早去勸諫了司空。”
“他都說了些什麼?”我好奇地問道。
“那是你夫君,你不會自己去問他?”他放下杯子。
“我就想問問你,他跟我說的不仔細嘛。”我扯過荀諶的袖子大力搖晃著。“三兄,我知道你是最好的了!”
“我也隻有這些個時候才是最好的吧?”他望著我,無奈地搖了搖頭。“想來諸將麵對如今袁尚北逃的局勢,定會考慮劉備與劉表那邊萬一有什麼變數怎麼辦?”
“所以郭嘉會如何進言?”
“這個我隻能說郭嘉定能勸服司空進兵遼東。”
此時劉備聞訊曹操準備遠征烏桓的消息,立即趕往荊州,勸劉表趁曹操北征烏桓之機奪取許都,迎獻帝,興漢室。
曹操甚為擔心,諸將皆勸說事不可悔。郭嘉卻詳細地分析了平烏桓之役的可行性和重大意義,給曹操吃下了定心丸。
知道了郭嘉在忙些什麼之後,心稍微定了下來,我晃悠悠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