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光線是根據陽光高低來移動,太陽東升西降的軌跡恒古不變,也就是說這光線的路徑也是一樣,光線不會曲折,隻會是一條直線,按照越千玲的說法,這光線會從我們麵前直直的延伸到水晶龍麵前。
若這就是安全的通道,那根本不需要光線的指引,我把這事想的太簡單,聞卓繼續在黑暗中說,到現在還有一樣東西我們一直沒有關注過,我抬起頭知道他所說的是我們頭頂上的水晶頂。
水晶龍巨大的龍口是通向後麵的通道,中間由不可避擋密不透風的鐵刺機關所阻隔,地上的文字是暗示這水晶龍需要困龍得水,而留下的通風口不是指示安全路徑的用途。
聞卓說石洞中這些已有的東西不會無緣無故的存在,每一樣都應該有其用途,我們目前隻知道困龍得水,就是要水過龍頭,要想解開這裏的機關,第一步應該是把石洞中所有的東西都聯係在一起。
對於水晶頂讓我想到的隻有傳聞中秦始皇陵的寶石為天,可出現在這裏若也是寓意天際的意思未免有些不倫不類。
水晶龍、水晶頂還有開啟的通風口,以及那一句潛龍勿用引申出來的困龍得水,這幾件事物之間如同聞卓提出的疑問,到底有什麼聯係,要如何才能把這些東西都串聯在一起。
我一邊想一邊來回走洞,或許是在黑暗中人會本能的選擇光明的地方,我不知不覺又走到有光線透進來的石窗邊上,再一次把頭探了出去,仙水岩下的瀘溪河在陽光中波光粼粼,像是遊動的錦緞,如同一條蜿蜒盤旋的白龍遊過群山峻嶺之間。
水晶龍的龍頭在百米高的山壁之中,龍身和龍尾在瀘溪河水位之下,困龍得水,困住這水晶龍的是這仙水岩,能讓此龍脫困的無疑就是這瀘溪河。
水過龍首,我口中暗暗反複念著這不可思議也完成不了事,要讓瀘溪河的水淹沒過水晶龍的龍首,我從高處看下去,這麼高的距離,怎麼可能做的……
我身體忽然抽動一下,猛然回過頭去看那懸掛在石洞頂部的水晶頂,再把目光落在對麵的水晶龍身上,我站在的地方光線把我臉上的表情照的清清楚楚,估計其他人都能看的清楚。
“鏡子!我知道那銅鏡你一直都從不離身的帶著,拿給我。”我伸出手,大聲對越千玲說。
黑暗中越千玲把銅鏡遞到我手中,聞卓的聲音再次傳來。
“嗬嗬,還是差了一點,帝王就是帝王,這一次我又沒你想的快。”
我淡淡一笑,不過依舊有些緊張,聽的出聞卓應該和我想的是一樣的,我把鏡子伸出通風口調試著方位,慢慢牽引著鏡子上所折射的光線一點一點移動。
當那光線最終照射到水晶頂的瞬間,整個水晶頂猶如一個巨大而明亮的玉盤,鏡子所折射的光線其實並不強烈,但在這水晶頂的聚集和放大中變的異常耀眼。
這些光線在水晶頂的轉換下一道強烈的白光直射我們對麵的水晶龍,整個龍身頓時光潔照人,由水晶打磨而成的每一塊龍鱗都閃閃發光,投射在我們麵前的地上,由於吸收的光線不同,龍鱗的折射出來的倒影也不同,由明亮和灰暗兩種顏色組成,整整齊齊的鋪滿了整個地麵。
我的嘴角也慢慢上翹,不用說安全的通道就在這兩種不同色差的龍鱗倒影之中,蕭連山用石頭試探很快證明顏色明亮的龍鱗倒影就是安全的通道,而灰暗的會觸動機關。
我終於明白這石洞之中所有存在的東西之間的聯係,為什麼要選用水晶,因為其有極好的折光性和聚光性,這是這石洞機關的關鍵所在,而困龍得水,聞卓說的沒錯,必須要水過龍首,但這裏並非指的是真正的水,而是光線,我用銅鏡折射下麵的瀘溪河投射到水晶頂上,經過反射的光線照到水晶龍身上。
波光粼粼的瀘溪河如今淹沒水晶龍,而這些光線會照亮整個龍身,龍鱗由水晶打磨而成,每一處龍鱗都是經過精心的拚接,吸收的光線不一樣倒影的明亮程度也不一樣。
這一次我沒讓蕭連山搶在我前麵身先士卒,很自信都踩著明亮的龍鱗倒影走過去,直到登上水晶龍張開的巨大龍口,回頭笑著說。
“明十四陵就在裏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