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解畫如人生(1 / 1)

轉過圍廊來到書房,卻見秦叔桓執筆立於桌前作畫。羅敷上前一福,乖巧地道:“女兒見過爹爹。"

秦叔桓收了筆,抬頭看向這最小也最聰明的孩子,綻出親切笑容,招招手道:“我兒免禮。快到這邊來,評評爹剛作的畫。"

羅敷站到父親身邊,輕擼衣袖,慢展畫卷,畫卷很長,畫幅又很寬,看起來爹爹頗費了一些心思。仔細看著畫卷,不願錯過任何一點細節。少頃,羅敷點頭笑道:“山水畫女兒見過無數,爹爹所作也不在少數,卻從未見過如此靈動細致的。用墨得宜,多一分則太重,少一分又嫌輕,將這山水畫活了,仿佛走近一些就能聽到水聲淙淙,鳥語花香。簡直就是人間仙境般另人神往。恭喜爹爹,畫功見長!"

秦書桓道:“小丫頭,盡挑好聽的講?”

羅敷低頭輕笑:“沒有事情可以瞞得住爹爹。總觀此畫,畫麵精美似乎無可挑剔,但細看起來,女兒覺得有一處不妥。"

“哦?"秦書桓饒有興味。

“您看這山中有小亭,亭旁有小溪,溪水奔騰,立意高遠,觀之有如親臨其境。但是……"羅敷略一頓:“沿溪遍地竟放的蕙蘭在女兒看來卻是敗筆。"

秦叔桓笑道:“願聞其詳。"

羅敷輕笑:“爹爹常教導女兒作畫作實,萬不可為求畫麵精美而不顧常理。此畫中,遍地蕙蘭競相開放於山野之中,畫者欲以蘭花之德喻已品行高潔倒無可厚非。但是蕙蘭喜陰,花兒又如此柔嫩,焉能如此誇張的存於向陽之山野?故這突兀的蘭花有故作清高之嫌,此畫也就俗了。"

秦叔桓笑道:“女兒好眼力,若在平時,爹爹定是同意我兒所評。"停頓片刻,輕撫羅敷頭頂溺愛的道:“但此畫,卻是我夢中得來。畫中一草一木既為夢中所見,不合常理也是有的。敷兒助為父提詩一首才好。"

羅敷道:“如此,待女兒再賞,定要提首過得去的詩來配爹爹的好畫啊。"不多時,羅敷又有新發現,指著畫卷道:“乍看此山秀美獨立,山勢陡峭,想是凡人無法攀爬。細看下,卻有一條小路隱約可見。啊,這山坳中還有石林呢!爹爹,這些石頭狀似零亂實則卻是有章可循呢。您看,所有石頭的底部都比頂部要細,且似乎是每三塊為一組。"羅敷輕笑:“您的夢真真是奇呢!”

秦叔桓道:“哦?為父隻是盡力恢複夢中所見,卻未曾留意這些奇處。"於是秦叔桓也同羅敷一起,伏在畫上研究起來。石頭卻實有章可循,但因為畢竟是畫在畫上篇幅到底有限,看得不是很真切。秦叔桓回憶半晌無果,隻得輕歎道:“唉,為父要是有我家敷兒般過目不忘的本領就好啦!”

羅敷輕笑道:“南柯一夢而已爹爹不必當真,就算不記得了也不妨事。如今詩已得了,爹爹且看女兒提來。"遂自顧自提筆寫道:

夢蓬萊

昨夜忽臨蓬萊境,吾夢耶?醒耶!

飄飄入雲嶽,竊竊勝凡章。

青宗蘊翠爽,碧練洗嬌蘭。

黔首左右望,點滴去來長。

德馨何需蘭作伴,畫地為牢任神傷。

莫道此景絕人世,閑來何事入夢鄉?

悠悠然,夢勿醒,神卻歸,聊作畫卷天下為傳。

秦叔桓再吟一遍,拍手道:“德馨何需蘭作伴,敷兒寫得好。為父要把它裱起來,待我的敷兒出嫁後亦可睹物思人。"

羅敷聞言神情黯然,將頭輕靠秦叔桓懷中撒嬌道:“爹爹就要趕女兒出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