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番外 明君賢相新時代(2 / 3)

由此可以想見,先前那個名叫韋明吉的年輕人不僅能夠入學,還能脫穎而出,絕對付出了很多的艱辛。夏侯宣素來愛才,自是不會吝嗇於給那小子一個機會。

至於出身背景,那很重要麼?皇帝陛下讓親衛把那韋明吉帶到一間空的學舍之內,與之進行了一番親切的交談。單看那年輕人激動萬分並欣喜若狂的表現,就知道他早就已經被洗腦了,妥妥的。

要知道,思想品德課可是皇家將領學院的重頭戲,教材由皇帝陛下親自編寫,並由監察司的秦連橫司長委派專人負責講課,務必要把每個學員都給洗腦成忠君愛國的“好同誌”,從此為國為民奮鬥終生……

所以無論那韋明吉是否罪官家族出身,都無關緊要。更何況韋氏一族也不是夏侯宣判罪的,都是上一輩人的事了,早就過去了,也該給他們平等的機會了。

在離開皇家將領學院之前,夏侯宣又在全體學員麵前做了一個簡短的公開演講,明確地告訴這些年輕人,他們畢業得正是時候,剛好可以趕得上國家的一次大規模用兵——對象是西域諸國。

自夏侯宣登基以來,穩步擴張便成了大魏的基本國策之一。這一國策在剛頒布的時候還遭到了很多的質疑,可就在三年前的開泰五年間,大魏的第一支海軍和第一批海上戰船麵世,首戰對象是東海外的一個島國。輕鬆告捷之後,大魏收獲了豐富的金銀礦藏和海產品,外加幾十萬身材矮小卻吃苦耐勞的奴工,不僅充實了國庫,令大魏的老百姓們得到了減稅的實惠,夏侯宣還趁勢廢除了本國子民的奴籍……

於是從那以後,舉國上下都對對外擴張充滿了興趣,而官紳士族們更是明白到了這樣一個道理:想讓自己的國家更加繁榮美好,就要取別國的資源為己用、讓別國的人民為我們服務——壓榨自己的老百姓有啥意思?壓榨別人才是真英雄!

再者說來,打仗的機會多了,也就代表著建功立業、升官發財的機會更多了,不止世家大族的子弟們有心撈軍功,老百姓家的子弟也想著拚一個錦繡前程,於是自開泰五年起,朝野內外的氣氛都變得積極了起來,人人都在期盼著下一次用兵。

不過,夏侯宣卻並不是個激進的人,擴張的前麵還有“穩步”二字呢,如何能夠忽略?

所以這三年來,大魏沒有再對外用兵,而是逐步消化了上一場戰爭的所得,開始構建軍工業的框架。而先鋒密探們也先一步開動,到西蠻舊址更往西的地方去勘繪西域諸國的戰略地圖、了解風俗人情並收集情報去了。

直至今天,夏侯宣才在皇家將領學院首次透露了對西域諸國用兵的決議——至於反響如何,那還用問麼?

皇帝陛下是在一陣極其熱烈的歡呼聲中瀟灑離開的。

出了皇家將領學院的大門,夏侯宣便坐上了一輛寬大舒適的馬車。這馬車並不普通,因為車輪的底下還墊著軌道:這既能為拉車的馬兒省下很多力氣,也能讓馬車更平穩、速度更快,這種軌道已經在不少主幹道上建成使用了,國庫隻需投入成本,就可以向需要使用軌道來運貨的大富商們收取頗為可觀的費用,而且還是長期而平穩的收入……

“想致富先修路”的道理,夏侯宣顯然實踐得不錯。而且他還知道,這些軌道在不久的將來就會有新的用處了……更快的車,更大的船,更美好的世界,在他的時代裏,必會出現!

——等等,這又何止是“他的時代”?分明該說是“他們的時代”才對嘛。

馬車奔行了一段時間後,停在了一座農場的外圍。夏侯宣身形矯健地躍下馬車來,立時就享受到了賢惠皇後的體貼問候。

“小半天的時間都閑不下來,非要跑來跑去的,不嫌累麼?”

齊靖安特地端了一碗解暑湯過來,夏侯宣笑著接過,一飲而盡,還趁勢親了對方一口,低聲調笑道:“朕的身體有多好,皇後豈不是最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