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鬼怪說完話,奔向楓泠,楓泠隻是微微抬手一揮手就將那鬼怪給震走了。
鬼怪震飛之後,跪坐在地上,垂頭喪氣的低語著:“你問我何時回家,我回家的日期定不下來啊!我此時唯一能告訴你的,就是這正在盛滿秋池的綿綿不盡的巴山夜雨了。如果有那麼一天,我們一齊坐在家裏的西窗下,共剪燭花,相互傾訴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那該多好!那該多好……”
“你是……李商隱?!你明明是因病去世的,為何說是我楓家人殺死的?”楓泠問。
“我就隻是……不記得那些事罷了……可能……是有人給我的記憶混淆了吧。”李商隱淡淡道。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谿生,又號樊南生,與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溫李”,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市)人,後隨祖輩移居滎陽(今河南省鄭州市),晚唐時期詩人。李商隱幼年喪父,隨母還鄉過著清貧的生活。十六歲時,因擅長古文而知名。大和三年(829年)移家洛陽,結識令狐楚等前輩。“牛黨”令狐楚欣賞他的文才,親自授以今體章奏之學,並給予資助,後又聘其入幕,至開成二年(837年),考中進士,及第後再入令狐楚幕,令狐楚死後,入“李黨”涇原節度使王茂元幕,不久娶王女為妻。從此陷入“牛李黨爭”旋渦,被“牛黨”視為“背恩”“無行”。次年應“博學鴻詞科”考試,已被錄取再遭刷落。會昌二年(842年)應“書判拔萃試”,被授秘書省正字。宣宗即位後,牛黨得勢,其隨即放棄京職,隨李黨鄭亞赴桂海。後期十幾年時間,都漂流各地,為各地幕僚,開始篤信佛教。大中十二年(858年),因病退職還鄉,在鄭州去世。李商隱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其詩構思縝密,多用含蓄象征的手法,精工富麗的辭采,婉轉和諧的韻調,曲折細微地去表現深厚的情感。李商隱胸懷“欲回天地”,力促唐王朝中興的誌向,但身處晚唐已無實現抱負的可能。其駢體章奏與哀誄之文因形式瑰麗、情文並茂而在當時極負盛名,曾自編為《樊南甲集》等,李商隱還是晚唐傑出詩人,其詩各體俱有佳作,尤以五七言律絕成就為高,七言律詩的造詣更是上追杜甫而獨步晚唐。主要作品有《瑤池》等。】
“……罷了罷了,不問了,詩人啊,你起來吧。而且請你告訴他們。說他們所等待的已經要來。說我已踏著露水而來。已借著最後一顆星的照引而來。我從東方來。從洶湧著波濤的海上來。我將帶光明給世界。又將帶溫暖給人類。借你正直人的嘴。請帶去我的消息。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類。和遠方的沉浸在苦難裏的城市和村莊。請他們來歡迎我。白日的先驅我難裏的城市和村莊。再見了……”楓泠借助艾青的詩說,接著將李商隱的最後的愁怨消散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