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荷看著三個人也沒有什麼事情要做,於是一邊的行走一邊的拉著慧兒的手說道:“慧兒媽媽給你將佛家的故事好不好啊,這樣不但能夠讓你不覺的無聊,還可以讓你的心境提升很多的,如果你能全部的明白這些故事的話,那麼你對你的修為有很好的幫助的。”
慧兒自然是最願意聽故事了,見媽媽這樣說很興奮的拍著手:“好啊,媽媽快將啊,我最喜歡媽媽將的故事了。”
白荷點了點頭,對著水無痕微微的一笑:“你也注意聽聽了,對你也是很有好處的。”
:有一學僧請示盤珪禪師道:“我有一個天生的毛病-氣短心急,曾受師父指責,我也知錯要改,但因心急已成為習氣,始終沒有辦法糾正,請問禪師,您有什麼辦法幫我改正習氣呢?”
盤珪禪師非常認真的答道:“你心急的習氣,如果能拿出來,我幫你改正。”
學僧道:“現在不會心急,有時會忽然跑出來。”
盤珪微微一笑道:“那麼,你的心急,時有時無,不是習性,更不是天性;是你觸境而生的,本來沒有,因境而生。若說父母生給你的,你是太不孝了;父母生給你的,隻有佛心,其它沒有。”
盤珪禪師一生接待學人,不說佛法,不說禪法,隻是要求你自己應具有的佛心和高貴的道德。
後來,盤珪禪師圓寂後,一位住在寺院旁的盲人對參禪的學僧說道:“我雖是瞎子,看不到對方的麵孔,但卻能從對方說話的音聲判斷他的性格。通常,我不但可以在一個人對幸福者或成功者的祝福語中,聽出他的嫉妒聲氣,也可從他對不幸者或失敗者所發出的安慰語中,探出他的得意和滿足聲氣,彷佛他可從那些慰祝之言中得到許多的利益似的。但是,在我所有的體會中,盤珪禪師對人說話的聲氣始終是真誠無偽。每當他向人宣示快慰之情時,我隻聽到快慰的聲氣;而當他向人一吐愁腸時,我隻聽到愁苦的聲氣。那種聲氣,完全從他的佛心中流露出來的,那佛心,就是他父母生的。”
學僧聽後,一麵否認盲者的話,一麵讚美盤珪禪師道:“我們老師的佛心,不是父母生的,那是他本有的。”
把一切好的都歸之於父母生的,這會失去自己的本性,把一切壞的都歸之於父母生的,這也會被說為不孝。好和壞,是習性,不是本性,既非與生俱來,也非父母所生。假設有人問:“佛陀是誰生的?”答以“佛陀是摩耶夫人生的”,此話錯也,悉達多太子是摩耶夫人生的,而佛陀則是從般若生也,所謂“般若為三世諸佛之母”,即此義也。
白荷講完看著兩個人問道:“怎麼樣,聽懂了嗎?”
兩個人一起的點頭,白荷微微的笑著又講了起來:“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禪師,有一天夜裏,趁著皎潔的月光,他在林間的小路上散完步後回到自己住的茅屋時,正碰上個小偷光顧,他怕驚動小偷,一直站門口等候他……
小偷找不到值錢的東西,返身離去時遇見了禪師,正感到驚慌的時候,禪師說:“你走老遠的山路來探望我,總不能讓你空手而回呀!”說著脫下了身上的外衣,說道:“夜裏涼,你帶著這件衣服走吧。”
說完,禪師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著頭溜走了。
禪師看著小偷的背影,感慨地說:“可憐的人呀,但願我能送一輪明月給你!”
第二天,溫暖的陽光融融地灑照著茅屋,禪師推開門,睜眼便看到昨晚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齊地疊放在門口。禪師非常高興,喃喃地說道:“我終於送了他一輪明月……”
古時候,有一個叫楊莆的人,一心想要找到佛,為此離家數載四處尋訪,到處遊曆,遍訪各個佛教勝地,名山古刹,可一直都沒有找到。
有一天,在和借宿的寺廟的住持方丈大師聊天時,老禪師對他說:“施主與其找佛,不如去找菩薩。你回到你來的地方,看見一個披著衣服,穿錯了鞋的人,那個人就是菩薩。”楊莆千恩萬謝,臨走還給廟裏捐了好多香火。
楊莆回到家鄉,也還是找不到,隻得先回自己的家。他到家的時候,已經是後半夜了。睡夢中的母親聽到離家已久的兒子回來了,高興得披上衣服就跑出來開門,慌忙之中連鞋都穿錯了。楊莆麵對高興得淚流滿麵的母親,一下子就醒悟了:對自己而言,最重要的是佛,而對於母親而言,自己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