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1 / 1)

東漢末年,東漢的第一十二代皇帝漢靈帝劉宏重用以張讓為首的宦官“十常侍”,中央政權交替控製在外戚和宦官手中,使得朝政混亂不堪。

其時,全國各地災荒不斷,叛亂頻繁,仿佛在預告著東漢皇朝的衰落。外戚、宦官、貴族、官僚不顧人民的死活,拚命搜刮,廣大農民無衣無食,生活在饑寒交迫、水深火熱之中。單是河南一地的農民,便十之四五死於饑荒,更有甚者甚至於全家都餓死。迫於生活的農民不堪忍受這種折磨,紛紛起來反抗。東漢政權處於風雨飄搖的危機之中。

繼承了戰國時期的道家思想和神仙方術的道教也於此時在民間大肆興起。其中表現最為突出者,是太平道教主——河北人張角。他所領導發動的“黃巾大起義”,不但聲勢最大,而且波及範圍最廣,雖然這次起義最後仍被以外戚何進為首的官僚勢力鎮壓下去,但仍然給了腐朽的東漢政權以致命的一擊。而這時候的東漢人民,也正熱切期盼著開創新時代的英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