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鬼拽腳(1 / 3)

自從上次“鬼轉牆”的事過後,姚家似乎就撞了邪,幾乎是事事不順。

我爺爺姚耀祖的父親,也就是我的太爺爺姚玉傑去世,我爺爺姚耀祖接受家裏的生意。後來有一次販玉的時候被土匪搶劫,虧了一大筆錢!

不過我爺爺去了我奶奶後,倒黴事就少多了,也算是衝喜了。我爺爺奶奶沒幾年就生了個孩子,也就是我爸爸,取名叫姚振華,那時中國正處亂世,寓意為振興中華。我老爹以後雖說沒為振興中華做什麼貢獻,但對於民族戰爭還是有些戰果的。當然,這是後話。

不過我爺爺身在緬甸也不忘祖國,還是有點可敬之處的。

我父親一生下來也屬於“富二代”,被送到當時英國人辦的學校讀書。對軍事十分感興趣,不到二十就去了美國的加利福尼亞軍校留學,歸國之後又去了黃埔軍校深造,他的學曆差不多是中國軍官中比較高的。

我父親出生之後沒幾年,我爺爺又生下了我叔,取名叫姚崛起,寓為中華崛起。

我叔二十多歲時正趕上了抗日戰爭爆發,他也一腔熱血的投身了革命,本來想去到我父親手底下當個副官,不過那時候正處亂世,部隊四處征戰,尋找十分困難。那時正趕上了國共合作時期,八路軍十八集團軍都戴著青天白日徽,他找不著我父親,就想投國軍,以為戴著青天白日徽的八路軍也是國軍,就當了八路軍。說起可笑,投奔我父親不成,反倒稀裏糊塗的當上了八路軍。

我爺爺姚耀祖見兩個兒子都回國投身革命了,想著自己呆在緬甸也沒什麼意思,索性把家產一揮手全部捐給了南京國民政府。那是中國正處亂世,受到東南亞華僑捐贈是常有的事,但一次從未收到過如此之多。然後自己帶著我奶奶和他珍藏的一堆書回了祖國。

再說我父親姚振華,有了黃埔軍校和加利福尼亞軍校的雙重學曆,使他一到軍隊就就左右逢源,當上了一個上尉營長,隸屬於杜聿明的第五軍,此軍算得上是當時的王牌了!

如果沒有往下的這次經曆,我父親的軍旅生涯也稱得上是圓滿!我父親是四一年當上的營長,剛當上營長,就以上了個大調動。

1942年初,日本侵占馬來亞後,開始入侵緬甸。1月30日,日軍攻克緬甸東部鎮,隨後分兩路繼續前進,3月8日,日軍占領緬甸首都仰光。3月到4月間,日軍進攻重鎮曼德勒,企圖切斷滇緬公路。此時,在英國的求助下,中國方麵以杜聿明為代理司令長官,由中緬印戰區參謀長史迪威指揮,集合中國精銳力量的中國遠征軍約10萬人向緬甸進發。而我父親也有幸成為了這其中的一員。

當時我父親和許多國民黨校尉級軍官一樣,滿腦子懷著三民主義救中國的思想,踏上了這條遠征的血路。

不過我父親剛到雲南和緬甸的交界處就被當麵潑了一盆冷水,把他那股過境殺敵的熱情澆得幹幹淨淨。上級命令,姚振華營配合友鄰部隊,共同防守中緬交接重地—南天門!

看著白紙黑字的命令,姚振華有一種想哭的感覺,自己滿懷熱情的來到雲南,手中槍的子彈還沒射向日本人,居然就被留在了雲南,和友鄰部隊協防起了一個無足輕重的南天門!不過,他很快就被認識到自己這種想法是錯的!

為了安撫我父親姚振華的情緒,軍長杜聿明還親自找他談話。

杜聿明說:“姚營長,不要覺得協防南天門虧了什麼似得,南天門是我們中緬交界處,是我們的兵力輸送線,是重中之重!也關係到我們遠征軍十萬兄弟的回國之路,同時為黨國大業做貢獻,你一定要配合友鄰部隊防守住,有一點差錯我收拾你小子!”姚振華無力的敬了個禮說:“是,均座,保證完成任務。革命就是一塊磚,哪裏需要哪裏填麼!”“什麼革命什麼磚的,你小子這口氣怎麼有點像共黨那宣傳標語啊!小心老子找人收拾你!”杜聿明半開玩笑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