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又行駛了半個時辰來到離葉家集不遠的一片樹林裏,幾人下了馬聚到一起,黃孛對鄭嘀咕和衛朵說道:“你倆就在這裏看護馬匹接應我們,估計明日過午我們就能趕回,千萬不要暴露自己!”
“放心吧少爺,我們倆對這裏比較熟悉,不會暴露的。”
“穿過這片樹林,”馬坤易接過話指著史河方向說道:“靠河邊有個荒廢的土地廟,你倆可以在那裏過夜。”
“哦?”黃孛好奇地問道:“坤易兄對這裏也很熟悉呀?”
“團主有所不知,每次我們回霍邱都要經過葉家集,所以對這裏熟悉的很。”
“那太好了!我還擔心去葉家集人生地不熟的辦起事有諸多不便,這回放心了,”轉身對鄭嘀咕、衛朵說道:“你倆就到土地廟那裏等著,看好馬匹,明日回來後我們就在土地廟彙合。”
告別鄭嘀咕、衛朵二人,黃孛、馬坤易和大熊步行走出樹林,沿著土路七轉八拐便來到了葉家集的東門。
所謂的“東門”,既沒牆,也沒有溝壑,隻是孤零零地立著一個牌樓,上麵寫著“葉家集”三個大字。在牌樓的下麵是用竹子、木頭做的柵欄,七八名手持刀槍和鳥銃的鄉勇站立兩側,一排排等待繳稅的獨輪車、馬車和挑著擔子的人群亂哄哄地和練勇討價還價。雖然有些喧鬧,但是秩序總的看來還是比較有序,不像傳說中的那樣橫征暴斂,甚至三人過哨卡時都無人問津,輕輕鬆鬆就穿過哨卡進入熙熙攘攘的集市。
集市周圍都是用竹子搭建的臨時竹棚,東一個西一座地亂糟糟的參差不齊,穿過集市,一條大河攔住去路。
“坤易兄,這就是史河吧?”
“是的,對麵就是葉家集主鎮,縣衙和寨圩都設在那裏。”
黃孛仔細地打量著史河:這段河水雖然不是那麼湍急,但是緩緩流淌著河水卻不停地打著旋窩,給人一種深不可測的感覺。八十多米寬的河麵上懸掛著兩根雞蛋粗的鐵索,兩根粗麻繩分別連在兩條大木船上,河邊的簡陋碼頭早已聚集了好幾百準備過河的販夫走卒,兩條大船來回穿梭著運送過往行旅。
“公子,你們在這裏稍等,我去定幾個位置。”說完馬坤易抬腳朝渡船走去,過得片刻便朝二人招了招手,於是黃孛和大熊緊趕幾步跟著馬坤易登上渡船。
一車車、一筐筐的雜物和人群把船擠得是水泄不通,看得黃孛心驚肉跳!
不是黃孛怕水,從小就在海邊長大的黃孛大風大浪見多了,是擔心這船要是翻了的話能夠逃生的人一定寥寥無幾。水不怕急,就怕帶有這種旋窩的緩水,別說不會水的了,就是水性好的如果不懂遇險要順其自然的道理那也是有去無回!想到這,黃孛不由得苦笑自己杞人憂天,趕緊拋開雜念往對岸看去。
但見一座高大的寨圩立在河西岸,用土坯砌成的寨牆高約五米,牆上站著一排排持著各種武器的練勇,因為角度的原因別的也看不出什麼,隻能等船靠岸後再仔細觀察。
“坤易兄,每個人過河需要多少錢?”黃孛懷著好奇心問道。
“二十文,”馬坤易答道:“貨物另算。”
“每人二十,這一船足有百八十人,在加上貨物,那不是一趟就能獲銀五兩?”
“是啊,這兩條船一日最少可以收入四五百兩紋銀。”
說話的功夫船就啟動了,隻見兩位船夫一前一後用篙使勁地點著岸基,等船慢慢離開淺水區後,後麵掌舵的船老大立即掉過船頭順著水流的斜上方緩緩向對岸駛去。一篙一篙下水的聲音配著河水衝刷船舷的嘩嘩聲,在這寂靜的河麵上組成了一幅詩情畫意,不停地衝擊著黃孛的心靈,這要是國泰民安該有多好!什麼金錢、美女、霧霾、假藥通通化為糞土,找幾個誌同道合的摯友“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豈不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