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福山探友(2 / 3)

一路上披星戴月晝伏夜出,第三日過午終於來到福山鎮外,田慶庚把隊伍領進一片密林後,帶著曹洪心化裝成販夫走卒,牽著一匹馱糧食的騾子向福山鎮走去。

福山鎮是個大鎮,兩條河流呈“八”字型把福山鎮分成三部分,靠西的叫南洋河,東邊的叫大沽河,兩條河在鎮北三裏外彙合一起流進大海,趕上大潮,海水一直能漲到鎮裏。兩條河中間夾著的中心位置是當地最大的富戶史財厚的家宅,此人也是田慶庚以前的頂頭上司,官封副將,為人刻薄,貪得無厭,由於經常克扣兵士軍餉被私下起了個“屎殼螂”綽號,臭名遠揚,田慶庚的出走也跟此人有莫大的關係。

別看史財厚名聲不好,居家過日子卻是一把好手,三妻四妾,人丁興旺,把史家打造的仿佛一處世外桃源,在田慶庚離開登州府之前就已經成為福山第一大戶,上上下下足有三百多口。為了保護自己的家業,史財厚利用手中的權利在兩河之間的史家建成一座攻不破的堡壘,牆高過丈,寨牆下半截用石頭坐基,上半截用夯磚壘砌,兩條河成了寨圩天然的護城河,兩座寨門分別朝向東西。

與史家寨圩相比,福山鎮外圍顯得破破爛爛,除了靠河邊的熱鬧街區有十幾棟兩層高的商鋪外,其餘的都是一排排低矮草房,鎮口有七八名手持刀槍和鳥銃的鄉勇和綠營兵在設卡收稅。兩人交完過稅隨著人流進入鎮內,曹洪心實在忍不住好奇拉拉田慶庚的衣襟小聲問道:“七娃兄,這福山鎮怎麼連個城牆都沒有?這要是來了敵人如何防禦?”

以前的福山鎮雖然沒有城牆,但是沿河兩岸全都是兵營,現在卻成了太平盛世,田慶庚雖然對福山鎮了如指掌,但是見到眼前的景象也是莫名其妙,輕描淡寫說道:“城牆都他娘的被當官的搬到自己家去了,等一會你就能夠看見,不過以前河對岸都是軍營,現在也不知道死哪去了,等見到我的好友鐵拐李一問就清楚。”

兩人順著河堤旁的鬧市區向鎮裏走去,由於臨海靠河,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海鮮腥味,街道兩旁多數都是賣海鮮的小商小販,所謂的海鮮都是趕海拾到的貝類及小蟹小蝦,連條像樣的海魚都沒有,看得兩人麵麵相覷,也不知是這裏不讓賣還是沒船出海,搞得兩人滿頭霧水,走了大約兩裏地登上一個土包,一座城堡赫然展現在兩人眼前。

“看見了嗎?曹老弟,城牆在這裏吶。”

曹洪心隔河眺望,但見高達丈許的城牆上站著幾百名手持各式武器的練勇和綠營兵,一麵一麵綠色的綠營旗插在高腳樓上,寨門兩側還各安放著兩門土炮,整個寨圩大概占地幾百畝以上,看得曹洪心瞠目結舌,驚歎道:“什麼人竟然有這麼大的財力?把一座寨圩建得像一座城池似的,還利用兩條天然的河流構築成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看來這寨圩的主人可不是一般的人啊!”

“嘿嘿,寨圩的主人叫史財厚,幾年之前就是我的頂頭上司,官居登州府副將,除了管轄幾千綠營兵之外,還有一支八百人的水師,用河流當護城河對他來說簡直小菜一碟,”田慶庚拍拍曹洪心的肩膀說道:“走吧,跟我一起去見見我的生死之交鐵拐李,也不知這瘸子還活不活著。”

兩人回到集市割了十斤肉、一壇酒和一副下水,牽著馱糧食的騾子從窄小的胡同裏東拐西轉走了一炷香工夫來到一座個小院落。院落不大,也就三丈見方,高不過胸的矮柵欄是用手臂粗的短木圈圍起來,一位蓬頭垢麵的老頭正伸直一條腿坐在馬甲上編織著漁網,一根黑不溜秋的拐棍斜搭在大腿上,田慶庚趴在柵欄上甕聲甕氣喊道:“老頭,有沒有魚賣?”

“鐵拐李”頭不抬眼不睜沒好氣答道:“哪來的魚?大海都被洋鬼子封鎖了,上哪打漁去?

兩人聽到洋鬼子三字嚇了一跳,田慶庚不再打哈哈笑道:“嗬嗬,沒魚就沒魚嘛,幹嘛那麼大火氣?你不會用你的酒葫蘆當船出海?要不然愧對你鐵拐李的稱號嘍!”

“鐵拐李”的外號還是受傷之後田慶庚給起的,外人鮮有知曉,鐵拐李急忙轉頭瞧看,等看清趴在柵欄上的是自己多年不見的好友時,高興地單腿蹦到柵欄前,一把握住田慶庚的雙肩激動地說道:“怎麼是你七娃?你小子這幾年都跑哪去了?活不見人死不見鬼,也不讓人捎個口信來!”鐵拐李死死地抓住田慶庚,生怕田慶庚又消失不見,回過頭朝屋內喊道:“孩兒他娘,你快出來看看誰來了?”

少頃,一位小腳婦女走出茅草房,等看清是田慶庚時比鐵拐李還激動,瞬間淚流滿麵,一邊抹著淚水一邊哽咽道:“七娃,要不是你照顧我們這個家,我一家五口早見閻王去嘍,天天跟著這老不死的念叨你,沒想到真的把你盼來了,你還好吧?沒少點什麼東西吧?這次回來就不走了吧?”說著,伸手摸著田慶庚的臉,摸得田慶庚眼眶濕潤,擠出一絲笑容笑道:“李嫂,我挺好的,沒少胳膊沒缺腿,這次回來不僅不走了,還要讓你李家翻身當家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