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得生給紅衣舞女秦馨購買的四合院坐落在帽兒胡同,地處繁華的王府井卻偏安於一條弄堂深處,仿佛置身於世外桃源,雖然隻是一座小四合院,可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什麼正房、東西廂房和倒座房一應俱全。那得生為了增添品位還特意在院中間搭上一個涼棚,上麵爬滿了葡萄藤,其下還用一號大缸養了一缸金魚,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照在魚缸上光怪陸離,別有情趣。
在京師,四品以下的官員就像一把黃豆,扔進土裏連影子都找不見,就算胡同口賣豆腐腦的小商販每次見到那得生都是一句說爛的客套話,爺又忙差了?
那得生對此倒無所謂,自己無依無靠單憑走一趟六安就從一名六品的小章京書辦搖身一變成了四品的領班章京,對黃孛發自內心地感恩戴德。雖然官不大,每天接觸的卻都是處尊居顯的大人物,特別是當鹹豐把那位替自己滅火的宮女賞賜給自己後更是躊躇滿誌,立下宏誌一定抓住機遇大幹一場,不說出人頭地也能為那家爭足臉麵,讓那家祖墳上的青氣冒得更濃些。為此那老爺子把宮女含雁當成那家飛黃騰達的大靠山,一進家門就定為正妻,差一點當祖宗供起來。
可惜好景不長,過了年大江南北到處都是戰敗的噩耗,軍機處忙得是雞飛狗跳,那得生仿佛曇花一現,剛剛綻放兩天就偃旗息鼓,整天被數不清的上司支使得腳打後腦勺,無論差事辦得好還是不好都是眾多上司的出氣口。家裏那位長相一般的宮女含雁也慢慢暴露出飛揚跋扈的本性,仿佛鹹豐真是自己的靠山,稍有不順心就摔盤子摔碗鬧得雞飛狗跳,那家上上下下也不敢拂逆半分,老爺子隻好把火氣撒在那得生身上,氣得那得生眼不見心不煩三天兩頭躲進可馨兒的四合院尋求安靜。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過不多久那得生私娶歌妓秦馨的消息便傳到老爺子耳裏,氣得老爺子暴跳如雷,爺倆為此差一點反目成仇,若不是那得生是那家唯一的靠山,老爺子非得把那得生打斷雙腿驅除門戶不可,最後給那得生劃下一道紅線,三年之內若不能把秦馨抬旗入籍,就告上朝廷讓那得生身敗名裂。
那得生在自己事業最輝煌的時刻都無法幫秦馨抬為旗人,現在淪為碌碌無為的小小京官如何能夠辦到?天天回到愛的小窩以酒澆愁,對未來的仕途灰心喪氣。秦馨得不到那家認可也是整日以淚洗麵,跟隨欽差那得生回京的董卿本來要圖個更好的前程,沒想到風光的日子沒過上幾天就淪為四合院的看家護院,嘴上不說什麼,可是每次二人把酒對飲那得生都覺得欠董卿太多。反倒為人仗義的董卿主動安慰那得生,三窮三富過到老,一生哪有一帆風順的?有升官發財當然也有不如意的時刻,等再碰到像黃孛這樣的貴人時還不是飛黃騰達?
黃孛沒等到,倒是傳來廬州府被撚軍攻破,袁甲三下落不明的消息,那得生愧疚的心才算寬慰少許。為了報答董卿的義無反顧,那得生拿出兩千兩銀子偷偷地把董卿的家人接到京師,一家五口也不多就安排在四合院住在一起,倒也其樂融融。
在英法聯軍打進京師之前,秦馨竟然懷上了那家的種,喜得那得生興匆匆跟老爺子攤牌,既然含雁沒有懷孕的征兆,就得把秦馨明媒正娶娶到那家,讓秦馨為那家傳宗接代。老爺子一口就否決了那得生的提議,就是生下哪吒也擺不脫賤種的罵名,說死也不答應,氣得那得生半個月沒回家,直到鹹豐駕崩的消息傳出之後才返回那家祖宅。
鹹豐的死那得生也說不上是喜是悲,想起當初對自己的恩賜難免掉兩顆眼淚,好在失去靠山的母老虎含雁有所收斂,那家也消停不少,那得生蠢蠢欲動的心思又開始活泛起來,三天兩頭糾纏老爺子,可惜得到的還是倆字,不行!
十月初一傍晚,快收工回家的那得生突然接到協助兩宮皇太後政變剛剛被授予議政王的弈欣召喚,已經一年無人問津的那得生難免心生忐忑,自己雖然循規蹈矩不攙和兩派的爭鬥,但是自己所處的環境跟所有的王公大臣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就連那位慘遭腰斬的肅順當初都是力諫自己出使六安的恩人,不是趕盡殺絕要我的小命吧?
等那得生得知自己青雲直上又當上了欽差大臣時,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走出恭王府的,捧著關防文書和禦旨恍如做夢,暈暈乎乎回到四合院,不回正房先躥進董卿的廂房,把聖旨遞給董卿動容道:“董二哥快看看,這是真的假的?兩宮皇太後垂簾聽政發出的第一道禦旨竟然是給我的,不會是他們想設下圈套來謀害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