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英法撤兵(1 / 3)

陳國瑞回到蓬萊,人不卸甲,馬不解鞍,接收完刀槍甲胄便率領一百多殘兵敗將倉皇逃出登州,沿著海岸線一口氣狂奔八十裏來到一個叫海廟的地方。

此時已經進入初冬季節,萬木凋零,風刀霜劍,雖然沒有大雪飛揚的場麵,可凜冽的西北風依然吹得眾人瑟瑟發抖,一百多人的隊伍竟然有一半以上的官兵還穿著夏裝。那些有幸套上冬衣的不是馬步官兵中的八旗兵就是陳國瑞身旁的幾位心腹愛將,大家的心情跟漫天卷起的枯葉一樣迷茫,三三兩兩聚在一起怨聲載道。

此一時彼一時,八旗兵知道陳國瑞現在是落水的鳳凰,回到京師能撈上一個斬立決都是幸事,自己雖然無性命之憂也難免受牽連,一改以前的唯命是從,人人變得桀驁不馴,罵罵咧咧詛咒命運的不公,剛逃出虎口立刻把氣撒在陳國瑞身上,全都撕下假麵具指桑罵槐,甚至幾個小頭目竟然指名道姓嘲笑起陳國瑞,什麼狗屁代總兵大人,我看回到京師秋後代斬還差不多。

陳國瑞厚著臉皮假裝沒聽見,站在廟門口的台階上抱拳軟語道:“弟兄們聽我一言,雖然我陳國瑞不是什麼好貨色,但也是一個敢擔當之人,我知道弟兄們心中委屈,擔心回去受牽連,或鞭責或革退,弄不好還要監禁一個月,連以前的軍餉或許都要化為泡影。”

一番煽情的話果然起到效果,八旗兵全都收斂不忿注視著陳國瑞,陳國瑞抬高嗓門繼續忽悠道:“大家放心,回到京師一切罪責由我一人擔當,絕不拖累弟兄們,為了表示誠意,我現在就掏出所有的積蓄分給大家,然後斬殺我的坐騎犒賞眾兄弟。”

聞聽陳國瑞一人承擔所有責任,大家的怨氣才算消去不少,一個個爭前恐後擠進院落,爭取搶到一個能避風遮寒的地方熬過一宿。

夜幕降臨,廟宇裏燈火通明,早已得到暗示的陳國瑞衛士們搬出一壇壇事先準備好的燒酒不停地獻殷勤,不知大難臨頭的八旗兵懷揣剛剛分得的要命錢爭先恐後跟陳國瑞推杯換盞起來,一直鬧騰到大半夜,陳國瑞才溜出大殿指揮心腹親兵開始痛下殺手。

很快,廟宇周圍被一捆捆幹柴包圍的水泄不通,為了防止消息泄露,陳國瑞連廟裏的大小和尚都不放過,綁起來堵上嘴扔進灶房裏,什麼花生油、菜籽油還是燈油,隻要易燃的東西全都潑在幹柴上,一把火便點燃了整個廟宇。

此時的夜風不僅沒有停息的意思,而且越吹越歡,火借風勢,風助火威,霎時間濃煙滾滾,火光衝天,燒的幹柴劈啪爆響,有十幾位酒量大的八旗兵沒等衝出廟門便葬身火海,剩下的漏網之魚不是被陳國瑞的親兵揮刀砍翻就是扔回火堆活活燒死,大火一直燒到旭日東升才耗盡最後一絲能量,可憐偌大的廟宇被陳國瑞一把火燒成灰燼,空氣中散發著惡臭的焦糊味。

陳國瑞翻身上馬,回想起當初自己率領五千馬步官兵披著欽差大臣的光環何等風光?沒想到一月之後竟然落到如此落魄地步,不由得落下兩行老淚,率領四十八人踏上吉凶未卜的歸途……

三天之後,就在陳國瑞踏進順天府離京師還有一步之遙之時,恭親王弈欣突然接到英法俄三國願意簽訂早期擬好的條約消息,而且不附帶任何條件。

得到此信的弈欣仿佛聽錯似的,等確信無疑後趕緊把柴釋道叫到自己的密室尋求答案。

“林森先生,這些洋人吃錯藥了還是突然轉了性?竟然放棄所有附帶條件要跟咱們簽訂以前談好的條約?這是為什麼?”

“王爺,那傳話的通譯就一點消息沒透露給你?”

“呸!”恭親王啐罵道:“這個狗仗人勢的奴才,白白拿我十兩銀子就扔下一句話,說隻要簽完條約洋人自會說明真相。”

柴釋道絞盡腦計苦思冥想,過了良久說道:“王爺,洋人改變主意不外乎兩種情形:一是他們內部出現了突發情況,比如他們國內或者其它地方的殖民地遇到什麼變故;二呢就是英法聯軍在登州府吃了敗仗,見無法實現他們的目標便不得已而求其次,轉與咱們簽訂以前談好的條約,到底是哪種情形鄙人實在拿不準,要不你先找野夫先生試探一下?也許他能透露一二。”

弈欣點頭讚道:“先生果然見識不凡,如果咱們找個借口暫時先拖下去不簽這個條約會如何?”

“萬萬不可,”一句話嚇得柴釋道倏地站起身,惶恐道:“就算洋人真的打了敗仗,駐紮在天津衛的幾千英法聯軍也不是咱們能抵擋的,朝廷好不容易安定下來,如果再來一次移駕熱河那大清朝可要危險了,王爺千萬不要冒此風險。”

“嗬嗬,我隻是跟你開個玩笑,看把你唬的,”弈欣微笑道:“再說談好的條約不簽也有失朝廷的臉麵,走!跟我一起去驗證一下到底天下發生了什麼驚天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