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華美銀行(二)(1 / 2)

看小說,就上 文字版最快更新的小說站!繼續呼喚:求關注!求點擊!求收藏!求推薦!

……

周恬點頭承認:“說起來,我這還是從紐約城市銀行在1915年控股花旗銀行的做法中得到的啟發。在當時,紐約城市銀行限於美國的法律,是不能開展境外業務的,但通過控股花旗銀行,紐約城市銀行卻把自己的觸角伸向了美國之外的領域。等1919年紐約城市銀行完全並購花旗銀行後,更是一下子多出了16個海外分行,其中就有中國大陸的4家分行和香港的1家分行。”

“按照我原來的想法,我們自己開辦一家可以在美國境內外進行投資並吸納存款的綜合性銀行就可以了。但既然州長先生隻能通過我們開辦投資銀行的申請,我們也隻好在投資銀行開辦之後另外再收購一家可以在美國境內從事正常儲蓄、貸款業務的銀行。這有點象後世所說的借殼上市,當然,我們是借殼吸儲。這樣,兩家銀行結合起來形成互補,可以很好的增強各自實力,也能更好地掩護我們的資金運做。”

“另外,經過考察,我覺得這個紐約國民協會銀行在一些倒閉的銀行中各方麵情況還算是不錯的。要不是那個實在有些點兒背的布萊特聽信了一些所謂大人物的所謂觀點,在股市上進行了錯誤操作的話,國民協會銀行還不至於倒閉。”

“我看沒問題。在開辦銀行、收購銀行方麵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就是了。隻要將來能及時為國內的建設提供支持就行。”趙振中正色道,“不過,我也讚同小昊剛才說的,要想個法子整整花旗銀行。總不能讓它拿了中國人的存款和在中國賺取的利潤,轉手卻用這些資金去支持日本人在東北進行殖民活動。”

“這方麵我也想過。”周恬說道,“我準備在華美銀行成立後,也在中國開辦幾個分行,以吸取資金,降低花旗銀行在華所得利潤。我想,憑我們對國情、人情的熟悉和雄厚的資金,肯定可以蓋過花旗銀行的。”

“這個辦法不錯。”趙振中點頭道,“我覺得可以在美國這邊招幾個大鼻子去中國那邊做經理,利用其美國人的身份專門負責對付那些各路毛神。我看這個布萊特就不妨用一用,至少他當年曾在花旗銀行做過,清楚花旗銀行的工作方式,打壓起來的話也更有針對性。當然,在銀行業務上我們還要派可靠的人去盯著,盡量避免差錯。”

不過,趙振中幾人有一點卻不清楚,他們準備收購紐約國民協會銀行的做法卻讓花旗銀行的打算落了空。在原本曆史上,紐約國民協會銀行因危機爆發而倒閉後,於1930年被花旗銀行所收購,成為花旗銀行發展壯大的一個助力。但現在,這個國民協會銀行卻被周恬等人領導的華美投資公司給盯上了,並且已經和其經理人布萊特進行了實質性接觸。看來,花旗銀行要想象曆史上那樣發展壯大的話,隻能去另找其他倒閉銀行想辦法了。

“老趙,你就不擔心布萊特那家夥衰神附體,黴運繼續啊?”聽到趙振中建議聘用布萊特,周昊笑著問道。

趙振中不以為意地笑道:“嗬嗬,業務上當然還是要靠我們自己的人,這些招來的大鼻子不過是用來對付那些隻會對自己國人窮橫,見了洋人卻膝蓋發軟的各路毛神罷了。就是真的有衰運,那也會帶給各路毛神的。”

“布萊特這個人我們的確想用他。”周恬笑著解釋道,“畢竟這個人既熟悉花旗銀行以及其他外國銀行在中國的運做方式,中國話說的也不錯,還熟悉紐約國民協會銀行的經營狀況,對我們銀行業務的開展會提供不少經驗和幫助。而且,我原本也打算將他再次派到中國,隻不過沒想好到底要把他派到哪個分行罷了。”

“那華美銀行成立後,你準備在美國之外開設幾家分行?”趙振中問道。

“華美銀行可不單單是為了開展銀行業務或者贏利而存在的,它更重要的任務是為國內及海外的建設提供資金方麵的支持,所以,到底在哪裏開辦分行,開辦幾家分行,我還要聽聽你的意見呢。”周恬笑道。

“這樣啊……”趙振中沉吟了一會兒,說道:“那好,我就說說我的看法。我覺得至少可以在沈陽、天津、青島、上海、香港、新加坡以及澳大利亞的阿德萊德、達爾文這8個地方開設分行。不過,在這幾個地方開辦分行的話,並非要不分輕重地一刀切,而是要區別對待。”

“我們都知道日本對東三省乃至整個中國虎視眈眈,也知道後年秋天會發生什麼事情。但在沈陽設立銀行,卻有助於我們收集信息,在事變到來時做好應變準備,以開展有關行動。也就是說,沈陽分行的存在期限就是從明年開始到事變發生時結束。除了收集信息外,通過銀行吸收儲戶存款,也能有效避免一些資金在事變後被日本人劫掠去。”

“收集信息,吸納儲戶存款可以說是我們在國內外設立華美分行的兩大任務。當然,在天津、青島、香港、新加坡幾個地方的分行除了完成這兩大任務外,還有各自的使命,那就是就近為我們的一些活動提供資金方麵的支持。比如說,在天津設立分行就有助於我們將來在物資運輸和交易方麵進行結算;青島分行要就近為山東沂蒙根據地提供資金支持;香港、新加坡兩地則要為致公黨南洋建國提供資金周轉方麵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