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中原大戰(四)(1 / 3)

大聲呼喚:求關注!求點擊!求收藏!求推薦!

……

隴海線受挫、津浦路敗退,平漢路上的戰況同樣令老蔣憂心。

早在隴海線蔣軍與反蔣聯軍jī戰的同時,蔣中正就命令平漢線何成浚的第三軍團發動進攻,以牽製馮yù祥部,減少其向隴海線增兵。

何成浚率領的第三軍團雖然基本上都是雜牌軍,可也有13個師,20多萬人,稱得上人多勢眾,而且戰鬥力也還過得去。蔣軍一方有徐源泉的第十軍,王金鈺的第九軍,楊虎城的第七軍,蔣鼎文的第二軍,以及豫西警備司令嶽維峻部,襄樊警備司令範石生部。

而對麵的反蔣聯軍兵力總數有近30萬,最初為樊鍾秀、石振清(萬選才被yòu捕後,石部調平漢線)、任應岐等部,包括馮yù祥所部總數也有大約30萬,扼守許昌以南的xiǎo商橋及其以東的逍遙鎮至西華之線,以後西北軍的田金凱、倪yù聲、趙鳳林、王和祥等部由陝南開到河南境內,即分布在平漢路以西魯山,葉縣,襄城一帶,並置主力於許昌之北,統歸張維璽指揮,並派阮應武為前敵總指揮。劉汝明部則在淅川、南召一帶監視楊虎城部。宋哲元部的馮治安軍控製在鄭州及其以南地區,歸馮yù祥直接掌握。

在接到老蔣的命令後,5月16日,何成浚下令在平漢線發動全麵攻勢。

隨後,王金鈺部包圍樊鍾秀部於臨穎,並向許昌進bī。何成浚由駐馬店趕到漯河督戰。6月4日,堅守許昌的樊鍾秀被蔣軍空軍轟炸陣亡。馮yù祥得報後,立即派鄧寶珊接任第八方麵軍總司令,同時,為了安定軍心,馮yù祥又親赴許昌視察。接著,馮yù祥又派孫連仲率部馳援許昌,閻錫山也派騎兵司令趙承綬進攻周口。西北軍高樹勳、葛運隆兩師由許昌南進向漯河進攻。

這個時候,隴海線上蔣軍因劉茂恩倒戈所帶來的有利形勢隨著對麵馮yù祥部接防已經開始消散,蔣軍和反蔣聯軍已經進入僵持狀態。雖然蔣軍在老蔣的督促下竭力進攻,但卻一直沒有多大進展,反而在馮部憑借工事的防禦下,人員傷亡嚴重。

見隴海線一時無虞,平漢線卻新失主帥,軍心不穩,加上桂係在6月5日攻克了長沙,8日攻克嶽州,正在向武漢開進,為了振奮平漢線軍心士氣並打通與桂軍的聯係,馮yù祥將主力轉調至平漢線,對當麵蔣軍的第三軍團發起攻擊,以期能一舉殲滅何成浚主力,拿下武漢,與桂軍會師。

馮yù祥調兵遣將,於10日下達總攻擊令,向平漢線的何成浚集團發動攻擊,jī戰兩晝夜,何成浚所部各軍不支,紛紛向南敗退直到漯河。

何成浚的第三軍團雖然人多勢眾,前麵打的也有模有樣,但當麵對馮yù祥部的主力攻擊後,很快現出了雜牌軍大雜燴的原形。說起來,這些雜牌軍也有20多萬人馬,應該能和馮yù祥部拚上一陣才是,無奈的是,構成第三軍團的那些雜牌xiǎo軍閥們都想保存自己實力,一見對麵的馮部將士手提大刀拚命撕殺的勁頭,心中就先怯了。何成浚雖然對雜牌部隊不錯,糧餉也算充足,可那也要有命享用不是?都拚兩天了,也對得起何長官了,總不能把自己的家底都折在這裏吧?要是那樣,今後自己可就狗屁不是了。雜牌部隊的諸位長官們似乎心意相通,一處退,處處退,一個賽一個的看誰跑得快,最終就是第三軍團的整個潰退。

在擊潰何成浚的第三軍團後,馮yù祥便將孫連仲、張自忠、葛運隆等部重新調回隴海線,並下令張維璽所率各部停止向南追擊,兩軍即相持於漯河一線。同時,馮yù祥調整戰略部署,要求平漢線所部對對麵何成浚的雜牌軍團保持監視即可,而將主力調到隴海線,以便對蔣軍精銳進行致命一擊。對於馮yù祥的這番調整,平漢線上聯軍一方將領都不讚同,他們的理由是:第一,內線作戰,要力求各個擊破,而乘勝追擊,正是各個擊破的好時機,並且不需要很大的兵力,效果則是很大的。第二,將戰線向南推進,聲勢上既可發生極大影響,而且使敵人在平漢、隴海兩線上轉用兵力有困難。第三,對平漢線的“雜牌軍”可起分化作用,使其轉向我方。如果放棄了這個乘勝追擊的機會,是十分可惜的。平漢線的將領們曾托張允榮回鄭州向馮陳述了這些意見。但馮yù祥聽後,卻並未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