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變亂迭起(二)(1 / 2)

第十七章:變luàn迭起(二)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求月票!

……

馬、王、陳三部各有心思,並抓緊時間派丁、派糧、派餉,以恢複自身實力。而回到濟南的韓複榘同樣沒閑著,他一邊從經過戰場考驗的民團中挑選精銳補充到自己的第三路軍當中,一邊先發製人,向南京的老蔣致電,將此次作戰情況詳細做了說明。

當然,在這份洋洋灑灑數千言的電報中,韓複榘先將引起護衛軍出兵占領費縣的責任歸於馬鴻逵,隨後又將自己集合幾路人馬圍剿失敗的責任也進行了總結。在總結中,韓複榘先是說劉珍年抗命不遵導致此次剿匪兵力不足;接著又說馬鴻逵部西線冒進,導致先被護衛軍重創,致使自己在東線麵臨護衛軍優勢兵力打擊;同時,再次強調護衛軍裝備精良,又有重炮相助,火力猛烈,加上又從馬鴻逵手裏繳獲了一個騎兵團的戰馬,攻擊力量增強,實非短期內所能剿滅者……

老蔣看完電報後,這鬱悶就別提了。這韓向方口口聲聲請求處分,可這電報上卻把責任推得一幹二淨,自己怎麼處分他?!剛給其一個兩省清鄉督辦的頭銜不久,這韓向方就拿著jīmáo當令箭,調動起中央係的兵馬為他火中取栗了,早知道這樣,還不如把馬鴻逵、王均、陳耀漢這幾支兵馬都調走呢。不過,轉念一想,要是把這幾支兵馬都調走了,恐怕山東現在就成了韓向方的天下了。

正在老蔣鬱悶的時候,侍從秘書鄧文儀手裏拿著幾份電報走了進來,“校長,這裏有兩封電報,是朱參謀長和第六路軍朱長官的。”

“益之和一民的電報?”蔣中正有些奇怪,朱培德剛去西安不久,朱紹良又率部在參與第二次對江西共匪的圍剿,怎麼這個時候給自己來電報?

老蔣打開看後,發現這兩封電報雖然是來自兩個不同地方,但卻都與山東有關。一封是朱培德為王均部陳情的,一封是朱紹良為陳耀漢部陳情的。表達的都是同一個意思,兩部剿匪損失嚴重,但山東政fǔ在兵員以及糧餉補充上不利,若如此下去,實不如將兩部人馬調到其他有用的地方。

作為中央軍一部分的王均、陳耀漢部的軍餉大多數是由南京政fǔ提供的,但有些日常用度方麵則要由駐地所在的地方政fǔ協調解決,這部分錢糧物資一般又被稱為協餉。而現在,由於軍政部長何應欽正在南昌坐鎮指揮20萬大軍對江西的赤匪進行圍剿,一時無人具體負責解決王均、陳耀漢兩部的協餉問題,他們竟能想辦法讓自己的老上司出麵陳情,想來是受了不少刁難!

“雪冰,你替我擬一份電文,以我的名義詢問一下韓向方,有關王均、陳耀漢部的協餉問題到底是怎麼回事?”看完電報後,老蔣對鄧文儀吩咐道。

鄧文儀答應一聲後便推門出去了。

很快,老蔣便得到了韓複榘的回複,聲稱韓部的第三路軍自chūn節後至今已經3個月沒有領到中央的軍餉,加上接連兩次剿匪行動耗費不小,有關傷亡人員的撫恤以及作戰損失亟需補充,希望中央能及時補發所欠的180萬軍餉。

老蔣這才想起來,為了圍剿江西赤匪,自己曾同意拖延給付韓複榘部軍餉,沒想到這一拖就是3個月。鬧來鬧去,問題竟出在自己身上,老蔣一時也有些尷尬。

就在老蔣考慮是否把馬鴻逵、王均、陳耀漢部調離山東時,韓複榘也得知了馬鴻逵這次剿匪作戰中具體損失情況以及馬鴻逵連日來在泰安一帶的10多個縣裏壓榨盤剝民眾的事實。nòng清楚之後,韓複榘的鼻子差點給氣歪了。

“這個混蛋!淨給我添麻煩!”韓複榘恨恨地罵道,隨即又問,“蔭軒,這情況確實嗎?”

“消息我已經派人去查過,確證屬實。”李樹chūn解釋道,“我們是18號撤回濟南的。20號,我就帶人去和護衛軍接觸。從他們那裏,我得知他們兩次共殲滅馬鴻逵所部兵力25000左右,其中擊斃14000多人,俘虜將近11000人。也就是說馬鴻逵從費縣撤回來的兵力不過5000左右。而且,他們還告訴我,馬鴻逵在西線和護衛軍隻作戰兩天時間就大敗而回,但那位馬長官卻直到第四天中午才派人通知我們。”

“因為畢竟幾天前我們還是敵對方,對於護衛軍所說的我也不敢盡信。於是便派人去泰安一帶馬鴻逵控製的那10幾個縣去暗中探查,證實護衛軍所說屬實。”

“現在那10幾個縣的民團基本上都被編入部隊還不夠,馬鴻逵又在那裏派丁、派糧、派餉,鬧騰的烏煙瘴氣。”

“嘿嘿,他馬少雲先是隱瞞戰情,後來竟也拿民團做文章?”韓複榘給氣樂了,“既然他損失這麼嚴重,還能這麼鬧騰,那我們一時半會兒也不用在意他。護衛軍那方麵是什麼條件?”

“因為剛剛結束作戰,我又是暗中過去接觸,沒有涉及到實質xìng問題。隻是就雙方能否保持和平狀態談了幾句。從對方代表的意思來看,費縣是不可能還給我們了。不過,對方似乎也無意繼續向外擴張。”說完和護衛軍接觸的內容後,李樹chūn又問道,“主席,馬鴻逵這麼鬧騰,我們就真的不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