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長城抗戰(二)(1 / 2)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求月票

……

3月19日,就在中、日雙方軍隊在長城、灤河以東攻防不斷時,西北人民廣播電台在試播音時,播放了人民軍政府的一則聲明和三首歌曲。

沒錯,是三首!周昊在和趙振中商量後,把那首音調悲愴、充滿辛酸和不甘的《鬆花江上》也一並給播放出來。

在聲明中,人民軍鄭重承諾,長城抗戰期間,除非遭受外部攻擊,人民軍各部將謹守邊界,決不做親者痛仇者快之事。並對抗戰將士予以聲援。

當《義勇軍進行曲》那清越的前奏號音響起,以及隨後那發自肺腑、不甘壓迫的“用我們的血肉築成新的長城”、“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等聲音呐喊出來時,西北根據地內從喇叭中收聽到廣播的全體人民軍將士一片肅穆。

而當《大刀進行曲》中,“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前麵有東北的義勇軍,後麵有全國的老百姓”等歌詞唱響時,人民軍除了心中的快意,更多的卻是想起了部隊一直貫徹的“一切為了民眾”的宗旨,體會到了肩頭那份沉甸甸的責任。

當《鬆花江上》“爹娘啊,爹娘啊,什麼時候,才能歡聚一堂”的歌聲唱響時,人民軍將士雖未有淪陷於外敵刺刀下的真切經曆,但大多是孤兒出身的他們,想起父母在天災人禍中將生存的機會留給自己的場景時,也悲從中來,垂淚不已。

利用組織大家傾聽歌曲的機會,張明瑞、楊天明等人組織人民軍內的民眾黨各級機構,深入到部隊當中,為大家灌輸國家、民族等理念,宣揚民眾黨所倡導的“一切為了民眾”等思想,了解部隊實際情況,解決所麵臨的困難,並進一步統一官兵思想。

為了使更多國人能聽到西北的聲音,人民軍政府的聲明和三首歌曲在5天內,早、中、晚三個時段依次播放。隨著電波,這份聲明和三首歌曲不斷向四方傳遞。

在北平、上海、香港都有分支機構的聯華影業公司,敏銳地感覺到這三首歌曲所代表的力量及其對眼下國人的激勵作用,在公司負責人羅明佑的決定下,聯華影業公司翻刻了這兩首歌曲的唱片,並將其向外推廣。

從九?一八到一?二八,國人聽說的都是不抵抗、戰敗、失地、求和等等令人沮喪的壞消息,眼下的長城抗戰,其結果恐怕同樣難以讓人樂觀。當《義勇軍進行曲》、《大刀進行曲》、《鬆花江上》這三首歌曲流傳開來後,一下子讓國人從心裏頭找到了共鳴。

在聽到《義勇軍進行曲》、《大刀進行曲》這樣兩首振奮人心的歌曲後,廣大民眾,特別是青年學生和愛國官兵,長久以來一直壓抑在心底的屈辱、不甘,一下子給引爆出來。一時間,不少大中城市學生的遊行示威、工人的罷工以及抵製日貨等運動再次勃發起來。而正在長城一線和日軍作戰的前方將士更是被激發了心中那份血勇之氣,為了消滅日軍,不少官兵不惜與敵人同歸於盡。

而《鬆花江上》的傳唱,又讓大家體會到了當局不抵抗政策所帶來的深重災難,以及無助民眾心中的那份悲涼。特別是從關外逃到關內的難民,以及東北軍廣大將士,想起自己在關外的親友正生活在日軍的刺刀下,而自己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重回家鄉時,無不號啕大哭。而在哭過之後,各路留在後方的東北軍將領麵對成群結隊要求打回家鄉的基層官兵,頭疼萬分。

“亂了,亂了!這幫民匪實在可惡!”就任軍委會北平分會代委員長一職不久的何應欽,聽著下屬報告北平學生罷課、工人罷工,一齊遊行示威,高喊“抵製日貨,打回東北”等口號時,氣急敗壞。

而身在太原的閻錫山在聽了幾首歌曲以及北平那邊傳來的各界動態後,滿是感慨地說道:“西邊那幫娃子還真不可小瞧,幾段唱詞,竟引發了這麼大的聲勢。簡直有點三曲可當十萬兵架勢。”

“閻公,既然那人民軍有了這樣的聲明,又接連幾天向全國廣播,看樣子應該是不假。”楊愛源進言道,“不妨向何敬之提醒下,宜生、印甫等部可以去長城一線了。”

在3月10日的時候,老蔣曾北上保定與張學良商量北平有關長城抗戰以及張的辭職一事。其後,3月11日,老蔣在石家莊會見閻錫山,商討抽調晉綏軍接手察哈爾防務問題。閻錫山同意在不影響晉綏兩省安全的前提下,抽調部分晉綏軍歸北平軍分會指揮。

由於傅作義在1月15日曾以綏遠省政府名義發表了《告全省民眾書》,呼籲綏遠全省同胞懍於國難的嚴重和綏遠的危機,一致奮發,奮起救國禦侮。而趙承綬的騎兵部隊又有較強的機動力,因而,老蔣和閻錫山商定,時機迫切下,須抽調傅作義、趙承綬兩部赴援長城一線。隻是顧慮到人民軍可能的動作,有關調兵命令一直沒有正式發布。

在原本曆史上,傅作義、趙承綬兩部人馬是在1月25日就開赴長城抗戰前線的,並在2月份率所部開往多倫,阻擊由熱河進犯獨石口及多倫之日偽軍隊的。但現在,由於人民軍在西北的崛起,綏遠、陝西兩省原本參與長城抗戰的兵力,都尚未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