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此伏彼起(四)(1 / 3)

第四章:此伏彼起(四)

二十分鍾的炮火急襲之後,人民軍的重炮轟擊並未停止,而是由急襲變成了持續轟擊。這一持續便又是一個多小時,禦河橋西日軍集結地一帶也因此徹底變成了焦土,密布著成片成片的大彈坑!

人民軍之所以動用如此強度的重炮火力轟擊河西這並不太大的地方,除了要盡快消滅日軍及早結束大同附近戰事,並避免己部將士不必要的損失外,還有另外兩個原因。

一是禦河橋被重炮轟塌後,在新的承載力更大的浮橋搭建起來之前,人民軍155重炮是難以加強到河東部隊了,那索性就讓重炮火力在河西好好發揚一回。

二是車載重炮團此番出戰還承擔著通過實戰檢驗新裝備性能的任務,為了獲得更多參數,並與牽引重炮做技術對比,陳海瀾、柳繼峰也就決定放開對兩種重炮使用上的限製,打上一個基數的彈藥好好測試一下。

人民軍155重炮彈藥基數為六十發,攜行基數為三十發。在此前的作戰中,重炮也沒少使用,按說剩餘彈藥是達不到一個基數的。但懷仁被拿下後,人民軍所需的作戰物資就能通過火車、汽車聯運,直接送到大同城南。這就保證了重炮火力的持續發揮。

前後近兩個小時、傾瀉了六千多發炮彈後,陳、柳兩人便命22師裝甲汽車團、防空團等機動武力先留在外圍,而由該師三個步兵團擔負起攻占日軍陣地並向大同城區推進的任務。裝甲汽車團、防空團機動性強、火力猛,是人民軍打擊敵人的重要武力,但汽車在穿行那成片的彈坑時,在速度、靈活方麵卻都不如步兵!

被人民軍重炮反複轟擊了近兩小時,小鬼子那邊早就沒了動靜。22師三個步兵團的官兵幾乎是邁著方步、踩著彈坑中的浮土,異常輕鬆的地“進占”了日軍陣地,並隨即向大同城區推進。

雖然隻在炮擊區域邊緣地帶遇到個別幸存日軍的抵抗,22師步兵整體推進並沒受到多少阻礙,但麻煩卻還是有的。

22師是一支新組建不久的部隊,該部除了少半由二縱抽調的老兵、各級指揮人員外,還有半數頭遭上戰場的新兵。看到炮擊區域裏四處遍布的、由彈片從小鬼子身上撕下的大小零碎,還有少量躲在角落裏卻被在周圍爆炸的炮彈活活震死的日軍,初上戰場的興奮勁兒過去後,新兵中有不少人便麵色發白的將肚子裏的早餐奉獻給了大地。

“真他娘的丟臉!”率領部隊的22師師長袁承業將三個團長找到麵前,恨鐵不成鋼地斥道,“炮兵弟兄把小鬼子都給滅了,我們現在的推進簡直是在散步!可散步卻散出這個樣子,我都替你們臊得慌!”

三位團長被訓得麵紅耳赤,卻又立在那裏作聲不得。

“老袁,你也別太往心裏去,新兵嘛,頭回上戰場總有些難免。”副師長曲學禮勸說道,“一回生二回熟,下次就不會有這毛病了!”

“我知道新兵頭回上戰場,有些情況難免。”袁承業怒氣不減地說道,“可三個團、上萬人的隊伍,推進的時候兵力竟不分散,新兵更在路邊紮堆嘔吐,你們幾個是不是覺得這周邊再無危險了?這個時候,哪怕有一個小鬼子的機槍手,也能讓紮堆嘔吐的成片倒下!”

越說火氣越大,袁承業用手指點著三位團長,繼續發飆:“是不是連番勝利下,尾巴翹天上去了?我告訴你們幾個,大同這邊基本上是炮兵弟兄們打下的,可沒你們幾個團什麼事!戰鬥尚未結束,竟敢如此鬆懈,是不是想受軍法啊?!”

一通發作後,三位步兵團長灰溜溜地返回各自部隊,按照袁承業的戰術要求,整頓部隊繼續向大同城區推進。

到上午10點半左右,經過前後近四個小時的作戰、清肅,駐蒙兵團沒過河的萬餘兵力被人民軍全部殲滅。陳海瀾、柳繼峰兩人的指揮部也在上午11點後,從毛家皂搬到了大同城區內。

“大同雖然拿下,但後麵的工作卻不輕鬆。”入城後,陳海瀾便將袁承業找來吩咐道,“22師不但要擔負起大同及周邊區域的防務工作,還要盡快組織人力打掃戰場,集中焚燒日軍屍骸,恢複城區與外部的公路交通,以便有關物資能及時運到。另外,還要派出人力清點城內居民,在清理其中日、偽分子的同時,還要統計好貧困民眾的情況,為隨後的救助工作做好準備。”

陳海瀾所說的這些,象打掃戰場、恢複交通等是22師已經在做的,而清點居民情況卻未進行。袁承業點頭領受任務後,又問道:“副司令員,那些清查出來的日、偽分子和漢奸,我們是就地處置還是先關押起來?”

“這邊的戰鬥已經結束,就不按戰時緊急處置了。”陳海瀾擺了擺手,說道,“對日、偽、漢奸,先沒收其一切財產,分別予以關押,等整個戰役結束後,再經公審處理!”

在人民軍攻克的綏遠、晉北等地,日、偽分子和漢奸、蒙奸並不少,甚至連與日軍勾結的外國傳教士都有好幾個。象大同原政府文書白蔚武、商會會長馬永魁,以及兩名外國傳教士就在日軍進占大同時組織人員公開歡迎。懷仁紳士李丙寅、師紹慧等人也同樣如此。其他地方類似的人物還有不少。

對於這些地方上投敵的“頭麵人物”們,人民軍自然不會輕易放過,榆林戰區也根據民眾黨中央和人民軍總部的指示,擬定了具體的處理方案,隻待戰役結束後便可落實。

大同這邊的戰事已告結束,陳海瀾、柳繼峰兩人一邊將戰況上報戰區指揮部,一邊處理手頭的各種事務,並等待著河東部隊的消息。

按照原定作戰計劃,蔡廷鍇、莊毅兩人指揮的部隊要在周士莊至禦河東岸間伏擊駐蒙兵團的潰兵,以及駐屯兵團的接應部隊。但在率部抵達禦河東岸後,根據實際情況,蔡廷鍇、莊毅經過研究後,卻變更了原定部署。

在蔡、莊兩人看來,沿途伏擊固然能不斷削減日軍兵力,使駐蒙兵團雪上加霜,但禦河東岸的戰鬥一打起來,卻會使東邊周士莊一帶的駐屯兵團提早警覺。萬一周士莊的日軍向後收縮,那人民軍後續作戰的難度可就要增加不少。

有鑒於此,蔡廷鍇、莊毅兩人決定,放棄原定的伏擊方案,將人民軍集中到周士莊南麵十公裏左右的解家莊一帶待命,並布置好炮兵陣地,等兩部日軍會合後,再趁其精神放鬆的機會,發動攻擊。

部署既定,蔡廷鍇看著臨時指揮部外人民軍將士忙碌的身影,不由得感慨道:“這一路行來雖沒多遠,但要不是有工兵提前修整過道路,機動車輛可不見得能趕上來!”

“是陳副司令員的遠見。”莊毅接口說道,“在昨天浮橋架設成功後,陳副司令員就派22師和61師的工兵提前過河,對原有道路加以整修,這才保證了機動車輛的通行。不過,道路也就整修到著一帶,再往北到周士莊,路況可就要差上不少了。”

“海瀾確實遠見!”蔡廷鍇讚歎了一句後,又滿有把握地說道,“這裏到周士莊沒多遠,就是路況差,32師、61師的裝甲汽車團、防空團也能在我部炮群轟擊敵人的同時,趕到周士莊!而從周士莊向東、向北,肯定有小鬼子修複的道路!”

蔡、莊兩人將部隊放在周士莊南麵十公裏遠,主要是防範己部的動靜被日軍搜索部隊提早察覺。但負責指揮駐屯兵團前方部隊的長穀川基大佐因行軍疲憊,加上戰役打響在即,隻命搜索部隊探察了周士莊南邊兩三公裏遠,就不得不將兵力回縮,把注意力集中到西邊的禦河東岸地區。

“野日君,山下長官來電,駐蒙兵團將在6點半時如期發動,我前方部隊連夜急行軍至此,現在能及時向西接應過河部隊的,就隻有騎兵隊了。”眼見時間快到6點,駐屯兵團前方指揮官長穀川基大佐神情凝重地說道,“接應蓮沼蕃司令官和後宮淳師團長的重任,就拜托給你了!”

野日欣一少佐所部在稱呼上是騎兵隊,但卻是裝備坦克、裝甲汽車的機動部隊。從陽高至周士莊,騎兵隊雖然受了不少顛簸,但卻比步行的日軍體力充沛許多。加上騎兵隊速度快,接應大同突圍日軍確屬適宜。

“閣下,我部一定會將兩位長官接應過來!”雖然整個戰局處於不利,但野日欣一卻對自己的裝甲部隊充滿信心。向長穀川基行了個軍禮後,野日欣一便帶著整個騎兵隊向西邊禦河方向奔去。

不過,周士莊至禦河一帶的公路也遭受過人民軍空軍的轟炸,坑坑窪窪的同樣難行。二十公裏的距離雖然不遠,可野日欣一等人卻沒能在半個小時內趕到禦河東岸。而6點半一到,大同日軍的突圍作戰便打響了。

聽著西邊如炒爆豆般密集的槍炮聲,再看到天上不時墜落的日軍戰機,野日欣一心急如焚,不停地催促道:“快!快!還要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