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很多人都是事後核算東方銀行的基金項目這次從白銀空頭上賺了多少錢。

根據最權威機構的評估,張清明先後在白銀期貨市場上投入了十多億美刀,加上花旗給的杠杆,扣除七七八八的高額利息和杠杆,他在空頭上拉爆了整整四家大型投機機構,利潤高達三倍多,整體獲利超過一百零七億。

但要扣除其在白銀現貨上因為狂拋而產生的虧損,所以最後的結論是實際獲利六十九點七五億美刀。

其中投入了十二億左右的國內將分得五十一億美刀。

而國內在1983年外彙儲備達到的高峰是89.01億美刀;在1984年,也就是去年是82.2億美刀;而在大建設大采購的今年將隻有26.44億。

但張清明一次性就幫國內賺到了五十一億美刀,近乎今年全年外彙儲備的兩倍!

張清明分錢十分爽快,留下二十億美刀作為國內投資本子國的資金,其餘的三十一億美刀都發回了國內。

京城。

財務部某大院。

李懷仁正在忙著審批一批上頭上報的項目撥款計劃。

他眉頭從坐在這裏開始就沒舒展過。

每寫下一個字,都讓李懷仁覺得下筆千鈞,肩膀上的壓力越發沉重。

到了他這裏的審批單,基本上都已經是過了會的。

現在他需要的是在排款上做出計劃。

在國內外彙短缺的情況下,很多項目不得不一再壓縮或者延後。

哪怕是經過了最終會議的審核,在排款期的先後也決定了很多項目的生死。

李懷仁看著眼前西南新建小學的申款表和某地民辦教師拖欠前年的補貼款,手裏如握芒刺。

而在他手邊還有一份同等額度的采購單。

江南某處堤壩重新加固的緊急申請單。

而他隻能在兩者之間忍痛選擇其一,優先安排。

不是他這裏沒有額外的款項,而是他這裏更多的款項要去轉化為外彙,去采買國內迫切需要的東西。

例如一整套德國的化工體係生產線,這是用於工業、軍工,農業和醫療事業上的必需品。

李懷仁的筆始終無法落下,他知道自己該如何選擇……,但每當事到臨頭,心裏卻如同壓了一座泰山。

辦公室外的大廳裏,七八個忙忙碌碌的辦事員,和他們的主任一樣愁眉不展。

每個請款計劃附帶的材料裏都寫明了下麵真實的情況,讓辦事員們的心情格外的沉重。

“青藏線又有三位戰士犧牲,修路、修路、修路!”

一位女同誌看著眼前的材料忽然紅了眼睛。

那是一張泛黃的黑白照片。

狹窄陡峭的高原土路上,汽車兵們開著卡車一點一點的向上攀登。

那種陡峭的土路讓人看上一眼就會渾身發寒。

甚至很多路段,卡車的一半身子都懸在外麵。

第二張照片,是兩位汽車兵坐在駕駛室裏睡覺的照片。

但在照片的背麵卻寫著:程XX同誌和秦XX同誌在執行某某運輸任務途中,因道路問題導致車輛故障,被困雪域高原,被發現時都已經停止了呼吸……。

第三張照片尤為震撼。

黑色的禮堂裏,好幾排白色的花圈和無數脫去軍帽低著頭的小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