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引 言(2)(2 / 2)

牛耳告別了父母,來到了人間,他首先去了沱雪峰,見到了父親和母親的眼淚已經流成了兩個很大的山峰,它們是父親的牛郎峰和母親的織女峰,它們在人間已經成了絕無僅有的美景。他跪在兩峰的腳下,想起了父母,想起了這多少萬年以來他們的離別與痛苦,以及他們的愛情竟能如此的天長地久,綿綿無期。要多少的眼淚才能矗立起這雪峰呢?他想不出來,他隻是覺得這眼淚很多,沒有那一個凡人能為情流這麼多的淚?癡情幾仟年?他隻是覺得這人間太薄情,沒有神界讓他覺得有溫情。

據說這見過沱雪峰的天神在他的靈魂裏就會肩負起一種責任,一種無比的善良,無論他走到哪裏他的這種仙質不會變,他必須去完成自己的使命,用他的敏感和細膩去觀察世事,去發現美與醜,懷抱著理想去看世界,用美與醜去拯救世界和劃分世界,在人間他是一個掘美的愛好者。然而世界並不是簡簡單單的能用美與醜、善與惡來劃分的,在這混沌裏有著太多的生存技巧,會了容易,不會更容易,會了的你就會適應,不會的,你也難學會。

牛耳拜別了牛郎峰和織女峰,從沱雪峰上走了下來,他想了想,要到哪兒轉世呢?是到這空塵享受一回榮華富貴呢?還是去真正體驗一回這空塵裏的世事呢?正猶豫不決時,天空飄來了一片枇杷葉,牛耳撿起來一看,上麵寫著:

[淒月賦]冷月當空,世事無常。七星流瑩劃過,一段情緣沒落。箐深處長菁,荊棘裏難成。碧波綠翠縈心,仙境神魄交融。歎人間:孤風秋水幽在,仙魂拋海無奈。

[癡潦賦]續塵孽來世,癡情為誰那曉?仁真賢善好高,情滅放蕩潦倒。欲以生平濟民,偏遇小人作穢。卻道是:人海裏徘徊行路,然濕了綺羅,仍心誌四方,夢飛千裏。

[半生賦]南方藍芸晴牽掛,柔情漂海無天涯,生死為情眾人刹。雪憐花笑一時香,俏麗佳人向寒啼。更那堪:為君去!為君離!為君一生死相許!

[日落賦]日落夕下情始開,波平浪息愛自來。輕舟尋君晴不見,疑是陰陽不常現。流水之處有紅花,吾去何處覓天音。告天地:情難滅,意不盡,難滅又如何?不盡又怎知?

接著沱雪峰又說:“別忘了你父親臨別時對你說的,沒有人能助你飛黃騰達。做個凡人更能讓你了解人間疾苦,世事變遷。去吧!孩子,你的路是你選的,沿著這條路走到你生命的盡頭,路雖崎嶇而艱難,對你是不幸,對她是不幸。但有回味,有著對生命意義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