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采臣站起身來,直視公子扶蘇的眼睛,朗聲道:“秦國雖是西戎,但是融入華夏,已有千年!如今秦人,多是半巫族血統,半人族血統。這也是大秦能夠一統六國的關鍵所在!
反觀蚩尤,雖乃昔日九黎巫族始祖,但與秦人實則血脈早已差之千裏!君也曾見蚩尤兄弟斷修,於鹹陽城中橫行無忌,生吃平民。
然,蚩尤複活其兄,已屠戮上萬鹹陽子民。鹹陽城內,皆是秦人,亦有巫族血統。蚩尤可曾憐乎?
今我師尊應龍,奉女媧娘娘法旨,清剿魔神蚩尤!蚩尤違逆天道,違逆聖人!戴甲天兵數十萬,於長江之畔。一旦兵發鹹陽,秦兵雖勇,弗能擋之!屆時鹹陽,伏屍百萬,血流成河。全是公子之罪,是秦皇之罪!
蚩尤殘暴,才引得炎黃合力討之,古亦有史載可查,公子當知也!若將秦國交於其手,百姓生靈,恐將塗炭。久聞公子扶蘇賢德,秦皇陛下聖明,豈可因區區血統之論而棄國棄家乎?
家師上承天命,隻為討伐蚩尤,待蚩尤死後。我等自然隱匿於九州,不參與凡人九州之爭。”
公子扶蘇聞言也拍案而起,表情肅穆道:“閣下此言當真?令師尊真會在蚩尤死後不插手九州之事?”
寧采臣聞言不屑道:“家師乃是何等身份?人間界區區帝王之輪換,全然不再我等考慮之中。”
公子扶蘇道:“尊駕若願將所述書之於簡,焚香告天。孤當可為父皇引薦!”
寧采臣笑道:“此事亦有何難?隻管取筆墨來便是!”
未及片刻,見門外有內侍呈上筆墨與玉帛,寧采臣揮毫寫下了蚩尤死後,應龍極其手下天兵,絕不插手秦國九州王權爭替之事。隨後焚之,以禱告天道。
天空之上見得祥雲繚繞,隨後又傳出雷鳴滾滾,眾人便得知天道已然允曉。當下賓主盡歡,回歸殿內。
公子扶蘇換上朝服,手持象牙板領著寧采臣等人一同上了王儲車架。路上公子扶蘇親自車前執鞭。一路暢通,入得鹹陽宮中!
鹹陽宮中,前殿之中還是兵甲林立,後來至秦皇宮前,卻見空無一人!
寧采臣不由得心中驚奇:“為何此處不見有士兵把守?”
公子扶蘇歎息道:“自昔日燕國太子丹令荊軻前來之後,父皇便是下令,以後非得君命者。不得靠近秦皇宮,也不得靠近父皇百步之內。”
寧采臣聞言,忽然想起史書之中的荊軻刺秦來,心中不由疑惑,秦皇乃是大巫之軀,那荊軻何人?能夠行刺之?且還令秦皇如此懼之?
公子扶蘇似乎是看出寧采臣的疑惑,便出言解釋道:“荊軻乃是昔日六國第一刺客!佩劍‘十步一殺’天下數一數二的名劍,即便是父皇的大巫之軀,也在與其一戰之時遭受重創!否則……今日我等也不會如此受蚩尤脅迫!”
寧采臣聞言眉頭一皺:“六國之中竟有如此高手?其實力隻怕已經不下於太乙玄仙了!”
公子扶蘇道:“六國之中諸子百家有三大高手,雖然都是地仙,但法力均接近與九天之上的金仙!分別是縱橫派的鬼穀子,來曆神秘,暗中操縱天下大勢千餘年。後被我秦國武安君白起以百萬大軍圍殺!第二高手便是儒家的荀卿,一身浩然正絲毫不再儒家亞聖之下,但是其已經不問世事多年。第三便是這荊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