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練功過程中,因為身體上發生很多生理上的變化,出現各種觸動現象,要泰然處之,不必驚慌失措,也不要執意追求,稍時便會消失的。?
1、初習真氣運行法,因要思想集中,有一個比較安靜的環境為好。但是,不要過份強調這個問題。在練功時,要避免他人幹擾。若練功中有意外幹擾(如突然聲響、有人急叫或闖進練功室內等),則不必驚慌,須慢慢放鬆意念。臨時收功後再慢慢起坐應付,待恢複平靜後再補練。調息時,鼻吸鼻呼,注意呼氣,吸氣任其自然,不可用口呼吸。
2、注意不要在大饑、大飽、大怒、大驚等情誌衝動時勉強做功。當風、雨、雷響時暫勿坐,恐怕給精神以猛烈刺激,發生不適。?
3、意守丹田是真氣運行法始終保持的一個準則。當丹田真氣充實到一定程度,會自然地順著經絡運行。這種運行的力量,是基於丹田力量的大小而定的。勿用意識導引,任其自然,要行則行,要止則止,主觀導引是會出偏差的。?
4、用本法者,尚未通關之前,須保存精力,節製房事,以免影響練功進程。女性如遇例假,不宜意守下丹田,可守中丹田(心窩部)。懷孕前期(1-3個月)不能練,中後期可以練。
6練功八觸
在鍛煉五步功法的過程中,體內的能動現象是多種多樣的,古人總結歸納了八種,稱之為“八觸“。時而感到身體很“大“,時而感到身體很“小“,有時感到身體很“輕“,有時出現身體“重“如巨石的現象,有時感覺身體很“涼“,而“熱“的感覺出現的最快也最多,還有“癢“、“麻“的感覺。除了以上的“八觸“,實際功中的動態比這些還要多,如自發運動,光感,還有殘、異等現象。
上述現象都是真氣在體內不同形式活動的表現,都是積極有益的。有些人遇到這個現象,延醫診治,醫者不知,亂投藥石,這是有害的。有人不明白這個道理,成為精神負擔。有人好奇,追求這些現象,越注意越厲害,以致不能控製。凡此種種,都是沒有講清道理的關係。懂得了真氣運行的規律,就可以避免不正確的思想和行為。遇到以上觸動現象,既不必好奇追求,更不要驚慌失措,隻要安靜地坐功,意守丹田,過些時候就平複了。
7動靜關係
動與靜,是宇宙間事物運動中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麵。真氣運行法有效地利用了靜與動的關係,促進真氣運行,使機體更好地發揮生命活力,以達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有動必然有靜,有靜必然有動。靜極生動,動極複靜。靜是動的基礎,動是靜的力量表現。動是絕對的,靜是相對的。在人體的生理活動中,也不能脫離這個規律。形體屬陰主靜,真氣屬陽主動。氣離形則無所依附,形無氣則成塊然死物。必須陰陽互根,動靜相育,形氣並存,才是活潑潑的一派生機。
真氣運行五步功法所說的靜,就是使身體安靜下來,全神貫注地調整呼吸,推動真氣運行,衝通任督,貫通經絡。在這個過程中,體內的觸動現象是多種多樣的,身體各部機能處於積極主動、生意盎然的狀態。這哪裏是什麼靜和定,這不過是一種非常旺盛、非常自然、非常有規律的真氣運行罷了,這叫靜極生動。所謂的靜隻能說是對外界反應或思維活動暫時的相對的靜。
生命體的動是絕對的,靜是相對的。練靜功者,雖然沒有姿勢活動,也是由有為而至於無為的。練功過程中,培養真氣貫通經絡,前三田、後三關都有非常激烈的活動。尤其在攻後三關時,真氣活動的力量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而是被一種強大的衝擊力量控製了自己。這種力量則是由靜極生動和動極複靜而形成的。人們對靜極生動是熟知的、是歡迎的,知道必須依靠這個動力去攻關,但對動極複靜的現象則茫然無知,產生疑慮而不知所措。其實事物動到一定的程度,必然要靜下來休整生息,以利再動。這是日常的自然現象。真氣活動一段時間後必須要安定靜止的休整培養出更大的力量。因此,在練功過程中突然發現丹田感覺消失或真氣行行停停等現象,都是正常的,不要有疑慮。隻要安心地繼續培養丹田力量,自可使真氣再次活躍起來。
總之,真氣運行法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等層次,都是發揮了靜極生動、動極複靜、動靜相育的自然規律完成的。
8實踐療效
經臨床驗證,對高血壓、心髒病、糖尿病、肺結核、肺氣腫、肝膽疾病、早期肝硬化、腸胃病、泌尿生殖係統疾病、慢性腎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頸椎病、神經官能症狀、內分泌紊亂、頑固性皮膚病等80多種功能性和器質性病變均有顯著療效;更可喜的是還能激發人體幹擾素,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對癌症早期患者的治療和術後恢複都有很好的作用。因此,真氣運行學五步實踐對治愈各種慢性疑難病症、頑症效果明顯,對急性疾病亦有療效;而且標本兼治,沒有任何副作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