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隆五年九月初三,天氣晴朗。
一陣嘈雜吵鬧聲傳來,原來是岐山縣知府年景陽府上傳來的,岐山縣地處江南,也算是魚米之鄉。
這年知府四十有三,卻一直無子無女,去年二月聽人說岐南山上的觀音廟裏的送子觀音娘娘很是靈驗,一直不信神佛的年大人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也去求子了,沒成想回來月許有餘,四十有一的年夫人就有了身孕。
沒錯,年景陽年知府是個固執嚴肅的衛道子,對和他青梅竹馬的年夫人是一往情深。年知府的爹娘早已急的愁眉苦臉,要讓他娶小妾,年知府無論如何也是不從。這時,一陣嬰兒啼哭傳來,接生婆抱著一個皺皺巴巴的小嬰兒從裏間走來:“恭喜老爺,恭喜老爺,是個小千金呢!”
在外間等的焦躁的年景陽一下迎上去:“夫人如何了?”“夫人已睡下了。”年景陽點點頭“那就好!”說著,一向嚴肅的年知府顫抖著雙手接過了這個軟軟的小嬰兒,卻見她正睡的香呢!
抱著女兒去到東屋裏間,看著年夫人,輕輕的把小嬰兒放在床上,握著年夫人的手,紅著眼睛:“辛苦你了!”年夫人還是沒醒,看來真是累壞了。
年知府怕吵著她,又輕輕的抱起了女兒,慢慢的退出了房間,好讓年夫人好好休息。年知府心裏高興,不管男孩女孩,我年景陽也有女兒了,如今正值秋天收獲季節,我的女兒便叫‘素秋’吧!
一眾伺候的丫鬟仆人也紛紛道賀:“恭喜老爺,賀喜老爺。”把年知府樂的:“哈哈哈···張伯,今日大家通通的有賞!”這些丫鬟仆人聽得這話也紛紛的咧開了嘴。
這時一青衣小廝匆匆來報:“老爺,老爺,老太爺和太奶奶來了!”原來,年景陽的父親母親前兩天聽年景陽派去報信的小廝說媳婦要生了,這才趕忙收拾收拾的來了。
年知府一聽父親母親來了,抱著小素秋就朝前門迎去“爹,娘,你們來了!張伯,快給老太爺老夫人收拾屋子去!讓老太爺老夫人好好歇一歇!”原來,年知府不願娶爹娘安排的小妾後,年老夫人一生氣,回鄉下住去了。“景陽,我們一點不累,快讓我看看我的寶貝孫女!"年老夫人興奮的聲音傳來,年老太爺也是笑嗬嗬的。
他們在門口的時候已經聽小廝說年夫人生了個小千金,想想他們容易嗎?好容易把兒子培養成人,考上科舉,當了知府大老爺,也和他們老鄰居的女兒成了親,卻一直不見生養,可把他們急的呦。
這下好了,不論男女,他們可總算有孫女了。年知府把素秋遞到年老夫人手上,老夫人輕輕的接到了懷裏“婉兒還好嗎?”方婉兒就是年景陽的夫人,素秋的母親。
要說這方家也是一大商家,隻是方婉兒的父母去世之後,家道漸漸中落,隻有方婉兒的弟弟方忠義在苦苦支撐,不過方家在岐山縣也是小有資產,漸幾年,隨著方忠義日漸成熟,方家也是好過了不少。
“婉兒睡著了,忠義也快要來了吧!”“快來了吧!嘖嘖,長得真好,我年家的血統就是好!取名字了嗎?”年知府看著母親自得的樣子,笑著道:“取了,叫素秋,父親母親你們看怎麼樣?”“好,好!這個名字好,素錦之秋”年老太爺興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