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將金簪狠力往心口紮去,若我沒有想錯,他定會救我。
他果然打落金簪,回手抱住我,語氣堅定地說:“阿維,你說的對,我們死都不怕,還怕什麼呢?我以後不要你再那麼辛苦,不要你再掩飾著自己內心的悲傷去對著別人微笑。我去求皇上,皇上自幼便和我們一起習武,也曾像兄弟一般,若是他不念昔日情分,以君臣之儀怪責,我們就一起承受他的雷霆之怒。”
我倚在他的懷裏,“不,你不要去,他如今是皇上了,縱然念著情分,也不可能答應這樣的事情,不然,他豈不令天下人恥笑?讓我去,我去求皇後,她向來寬厚,又同我要好,說不定,她能有法子。再說了,由她幫咱們求皇上,比你直接去說,毫無半點轉圜之地來的好。”
我告訴他,皇後是怎麼樣一個美麗聰慧的女子,我進宮之後,第一眼看她就有好感,而後,這麼多年,在宮裏和她,如同姐妹般相攜相扶。
我安慰他,說皇後一定能夠理解我們的苦楚,成全我倆。
待他滿懷期待的走後,我才發覺自己一背的冷汗。
別人怎麼能理解我和他這一段情緣,明白我同他,生死不論的糾結?
恐怕,在別人的眼裏,我就是個與外臣私通的妃嬪,不知廉恥,耐不得春閨寂寞。不管什麼家世,什麼身份,妃嬪與外臣勾連都是彌天大罪,況且像我們這種,隻怕,隻有死路一條。
即使明敏如皇後,也未見得能夠理解。
回到寢宮,我隻覺萬千煩惱如小蟲般,啃噬在心頭。
夜不能寐。
第二日,卻忽聞皇後召見。屏退左右之後,她問起我當日情形。
“淑妃並非不知輕重之人,何以會與外臣私會?若不是本宮經過,說你是奉了本宮之命,又叫人守在周圍,禁止閑雜人靠近,你們還有命在嗎?今日,淑妃你得給本宮一個交待,何以會如此的不知死活?”
我鬆了一口氣,細將前情說與她,並道:“皇後可知臣妾這些年為何一直不肯要孩子?”見她驚愕,我笑道:“不光是從前與您所說的那些原因,更重要的是,我另有所愛。除了龍哥哥,我不想給任何人生孩子。如今,臣妾已經將一切說與您了,臣妾與他的生死就由您做主。”
沉默半晌,皇後方道:“從今個起,你就開始生病吧,病上一兩個月,再一命嗚呼,而後,本宮就你的遺願,向皇上求情,安排將你的靈柩送回劉家,路上,再由青龍接手,另找一具屍體放入棺中……這樣,你能夠和他一償心願,皇上也不失顏麵。你們喜歡遼東,這兩個月,我會讓青龍設法和皇上說,調往遼東,也不枉他多年學藝。去了那邊,他仍能為朝廷效力,你改名換姓,嫁與他為妻,也算償了你們這段相思。”
事情進展的很順利。我成了韋九娘,嫁與青龍,在遼東自由、快樂的生活了很多年,避開了朝廷那些個紛爭,不管帝位落入誰家,都堅守著遼東的那片疆域,兌現他當日對宣德帝的承諾,不讓敵軍犯進半步。
每到皇後生辰,我總會備薄酒一杯,遙祝她千秋萬歲,一切安好。
大漠孤煙,長河落日,想起紫禁城,那些人,那些事……竟是那麼那麼的遙遠。
仿佛一片浩瀚的時光,淡忘了一整個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