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羽不禁地緊握拳頭。
事情絕不會這麼簡單,聽師傅平時談論江湖,孟羽知道師傅的本事已經達到一流高手,能把師傅逼到這個份上的人一定不簡單。
“這一切我一定要弄清楚!”
但現在他《通經訣》的皮毛還沒學好,所以現在他隻有按照師傅所說先練功。
師傅說過,江湖就是告訴自己該怎麼活著。所以立手江湖的第一件事就是學會保護自己。
人在江湖飄,怎麼不挨刀。挨刀不要緊,關鍵是要挨得起,所以醫術是必不可少的。
《通經訣》是師父醫術的基礎,隻有把《通經訣》練有小成才能真正地學習他的醫術精髓。拋開這一點,《通經訣》也是江湖上一套頂級的武功秘笈,與《金剛訣》、《陰陽經》並稱為天下三大奇書。
《通經訣》是以修煉人體經絡為主的功法,與《金剛訣》的修煉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江湖傳言這是一路功法。但隻有練過的人才知道這兩種功法從本質上就有區別。
《金剛訣》是一部外修之書,相傳由一位大將所創,當時他在大軍危機的時候,突然頓悟,身邊立時暴發出一股氣場,創出《金剛訣》的心法。
然後再由後世的完善就成為現在江湖傳承的秘笈。
而《通經訣》卻正好相反,完全是由內向外。據說伴隨著《通經訣》誕生還有一個淒美胡故事。當時一個武林有一對伉儷,而這種神仙伴侶中的女子竟然得了一種怪病,百般求醫,結果也無濟於事,而就在最後時候,男子孤獨一擲,把所有功力分散在全身的經脈給女子運功,結果七天後,涅槃重生,《通經訣》也隨之出世。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統稱,是人體運行氣血、聯絡髒腑、溝通內外、貫串上下的通路。
經絡包括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十二經別、十五絡脈。
十二經脈是經絡的主幹,內藏於髒腑,外絡於支節,是《通經訣》的基礎。至於其它的那就是更深層次的。
十二經脈按其循行順序分別成為: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和足厥陰肝經。
十二經脈是經絡係統的主體,所以稱其為“正經”。簡略地說也就是手三陰、手三陽、足三陰、足三陽。
等到十二經脈都打通的時候也就是小成之時。
孟羽從五歲開始到如今已經打通了足三陽與足三陰,不過按照他的經驗,每打通一條經脈,下一條的難度會成倍上升,他還記得打通第六條經脈足少陰腎經時,花了一年半的時間,當時全身難受麻癢,冷得厲害,現在想來都不寒而栗。
以後的就更加不敢想像。
但他知道他有責任,所以他不得不承受!
他決不能讓師傅受苦,決不能讓父母白死!
《通經訣》我一定要練成。
孟羽看向旁邊的大包,打開包裹,裏麵一個檀木箱子和一些珍貴藥材,這是師傅所給他的全部。
孟羽小心翼翼地打開箱子,裏麵一共有四樣東西。除了他所見過的《通經訣》外,還有一塊玉玨,一個黑皮本和一個木匣。
他揀起那個黑皮本翻開粗看一下發現竟是師傅平時的醫學心得。
然後他看向那塊玉,整塊玉看起來晶瑩剔透,但除了樣式好看外,整塊玉上也隻有一個“墨”字,孟羽看了半天也不明所以,幹脆也就放下不管了。
最後是那個木匣,木匣拿在手中十分地重,孟羽估計要比那個檀木箱子還重呢,也看不出來是什麼材質做成的。
整個木匣長約有三尺,仿佛一幅畫軸卷起來的樣子。除了正麵寫著三個字“回春貼”外,剩下的什麼也沒有了。孟羽看了個遍也不知道怎麼打開,就放下不要理了。
最後他又把目光聚向自己的目標——《通經訣》!
懷著無比激昂的心情,孟羽走出山洞。
“我要向天下證明,我孟羽是站著尿的主!”
然而他卻不知道,在他背著包離家出走的時候,一個淡淡的身影從另一邊冒出,嘴裏還呢喃著:“小家夥,挺住了,若不是如此你怎麼能盡快成長,當年真不該答應你爹,害得我這十一年的獵豔大計全都泡湯了,現在我也該享受一下人生了、、、、、、”
隨之這個身影飄向遠方、、、、、、
兄弟姐妹們,不累在此廢話一句,這是不累新作,求收藏,求推薦,,求宣傳,讓不累永遠旋轉下去!!!!